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慈悲集》虛詞初探

今天早上喝了咖啡(喔!依現在的時間,更精準地說該是昨天早上),躺在床上三個小時依然無法入睡。想到幾年前寫的一篇文章——《慈悲集》虛詞初探。
其實這是幾年前佛研所時期的報告,但對我而言是一次「非凡」的經歷:

l          這是我第一次與「虛辭」結緣,從此後「宗研所」的學歷就常被誤認為「中研所」。在漢譯佛典課程中,也就莫名其妙地被呼為「虛辭專家」了。
l          從國中畢業後,我再也沒有把一份講義寫得密密麻麻,摸到髒亂破舊了,而慈悲集竟被我翻爛了。
l          為了老師的提議,我竟然得抱著資料庫的程式語言書研究半天。(天啊!漢譯佛典怎會跟資料庫有關!!!還好向曰東求救的結果,我有了容易操作的access版面。)
l          我一向無法忍受枯燥、單一重複的事情。竟然需要計算同樣的辭在《慈悲集》裡出現了幾遍!(OhMy Buddha
l          最後,不得不說:「謝謝您!我最敬愛的老師!」雖然時間有限,且當時這是初次的嘗試,文章仍寫得青澀。但它挑戰了我的惰性,甚培養了耐性。其對我有極特殊的紀念意義,所以將它收入於此。


一、前言
 《慈悲集》[1]一書,為唐慈愍三藏慧日[2]所撰。這本專門討論淨土,倡導念佛的著作,久已失傳,現今編入《大正藏》的為殘闕本,僅有上卷,全題為《略諸經論念佛法門往生淨土集》。[3]筆者於閱讀之際,深感理解的困難。若以現代語法試圖翻譯,往往無法譯出文義。進而體會到,要正確地解古文,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文言文虛詞[4]的瞭解因此引發進一步探討

 本文試圖對《慈悲集》的虛詞進行全面地觀察。首先,蒐羅所有虛詞的筆數,統計不同虛詞在書中使用的情形。其次,以文中常用及罕用虛詞為例,解析其在句中位置及所扮演的功能。期討論虛詞的使用及解讀上可能遭遇的困難,進一步理解虛詞的內涵,並作為了解此書文義之依據。

二、虛詞使用情形
筆者經由閱讀,將各個詞例的使用情形,作初步的統計。結果得出1,425
        虛詞資料,裡面包含37個複合虛詞,總計有148個不同的虛詞。(各虛詞的使用比例,請參見附件。)其中使用比率最高者,依次為:不(151筆)、若、此、於、而。僅出現一次的虛辭,有:上、乃致、方始、及至、互、本、未、甘、未曾、如此、至、在於。以下,筆者將依出現比例的多寡,略舉《慈悲集》的虛詞用法:

(一)使用比率高者:
1. 不、若、此
   「不」為否定副詞。此書的句型,「不」最常與動詞連用,有時用來否定助動詞「能」,較少與形容詞合用。另外「若」、「此」在此書的用法,皆相當簡易,在此就不再討論。但,或許可以小結,慧日法師的敘述風格,喜用否定表達。

2. 於、而
「於」出現的頻率,多數作為補語,引出動作的對象或動作行為有關的場所,如「今為憐憫,一切眾生,無明覆心,迷於淨土,戀著三界,……
    [5]。在此句中,「於」作為動詞「迷」的補語,可譯為對淨土迷惑。《慈悲集》
    裡,筆者較難判斷的文義,有句《金剛經》的引文「須菩提於意云何?[6]」。
乍看會誤以為「意」是名詞,「於」用來界定範圍,但若對照梵文tatkiM manyase
subhUte anyA sA mAyA,則翻譯成:須菩提!這件事你怎麼想?這時,意被當
作動詞,「於」則可能是指先前提過的事情,作為「代詞」使用。後查閱其
他古漢語資料,才發現原來,猶也,指事之詞也。[7]

    「而」泰半為連詞,如「令有智者,見倍傾心;遣愚昧者,知而息諍。[8]」連接「知」與「息諍」兩個詞,前一個動作是後一個動作行為的原因,後一動作是前一個動作行為的結果。

(二)使用比率低者:
    此書,僅出現一次的虛詞「乃致」就句義判斷,或許是「乃至」的通用,若是如此,則乃至可以增為16筆資料。另外,上、方始、及至、未、未曾、如此、至、在於、互等七個虛詞較常見,故不再敘述。以下,稍介紹、本、甘的用法。

  1.
          「晝則恣情睡眠,夜乃暫時繫念,見世空寂,都無一物,將為究竟言:
       切諸法,猶如龜毛,亦如兔角,本無有體,誰當生滅?[9]」在此,「本」
       為副詞,用於謂語前,表示所述事實的原本或初始情況。[10]

  2.
       甘本來是實詞,但若譯為甘心、甘願等,則被視為副詞。如「慌忙
失志,無法可憑,甘入三塗,無希救護,可傷可念!」[11]

 雖然《慈悲集》所使用虛詞的狀況,相當繁雜,且數量龐大,但礙於時間及篇幅,以上筆者僅能粗略的就比例簡介。


三、虛詞探微   
(一)罕用虛詞(不同於現代的用法,可能為古代或作者特有的書寫用語):

1. 法「爾」考
    法爾又稱自然、法然、自然法爾。[12]梵文為dharmatAdharmatayAsAmIcI,又譯為法性。[13]
          比對《華嚴經》〈十地品〉,晉朝與唐朝的譯本,用到法爾的譯本
      只有最晚的譯本(唐朝),之前漢譯及藏文都是以「法」表達而已,將
      其視為一個名詞。但到了唐朝,開始出現「法爾」一詞的譯本。
        法爾之「爾」,作為副詞,表:然、如此。梵文tA表抽象名詞,
所以翻成法性,或許因為在唐朝之前已經很多法性的敘述,所以改稱
為法爾,以區別之前的法性。[14]

2.      「者」之假面
             通常,現代習慣「者」在動詞或形容詞成份之後,組成名詞結構,
         提示具有某種特徵、性質之實體,通常譯為……的(人、事、物)[15]
         例:幸有智者,思之察之,隨所樂欲簡而行之。[16]智者,就是形容詞加
         上者,翻譯為有智慧的人。

但在此書,卻有不同於今人的用法。筆者查詢資料,雖然「者」
         在《說文》被視為別事詞。不過,作為指示代名詞,跟現代漢語中的
         用法同,則大約是晚唐五代才興起的(另有一說是唐宋以後才出
         現的。[17]),而現代漢語中,已經消失了。[18]此書,譯為代詞的「這」。
         或許是因為佛經翻譯中,受到梵文yad(類似英文的who)之影響,因
         此將「者」視為指示代名詞。[19]如:
    讀誦大乘經典,著相虛妄,非成佛因者,此無義言,甚於猛火,
焚燒佛法,害人善根,眾生眼目,從冥入冥,長養三塗,斷滅佛
種。[20]

者,指出讀誦大乘經典,著相虛妄,不是成佛因。又如:

             若言世尊說諸有為定如空華、無有一物,名虛妄,虛妄無法,
             非解脫因,如何世尊敕諸弟子勤修六度萬行妙因,當證菩提、涅
             槃之果?[21]

3.      「故」的錯置
第一、理事相對說虛妄者,理真事妄。何以故?理即圓成實性,
   無為法故,凝然常故,無去來故,無增減故,無生滅故,體堅實
故,無變易故;事即依他起性,有為法故,緣生法故,有增減故,
有生滅故,如坏幻故,有變易故。[22]
       上述的「故」,乍看之下,會將其視為名詞,譯為理由,但在佛經的習慣語法裡,應是「故無為法,故凝然常,故無去來……」。在此,視為虛詞,譯為「因為」,表示之所以理即圓成實性,是因為無為法、凝然常、無去來……[23]

(二)懸案:「便」
       一般「便」用於兩個動詞間,通常當副詞使用,譯為「就」,但
   在「凡夫垢重,貪愛昏迷,不了此身四大、虛假、膿、血不淨和合共
成。瑩飾塗摩,便生保重。[24]」此句中,若翻譯為「就」產生保重,則
不合常理。因為,凡夫對於身體的執著是與生俱來的,不論何時,並
不是因瑩飾塗摩,才產生保重。此疑問,或許可留待進一步考證,唐
代「便」的用法,是否為虛詞?
 
四、結論
    《慈悲集》是唐代的作品。由於文言文的語法與現今的表達方式,有著極大的差異,加上佛經的書寫又可能具特殊結構,在解讀上,確實相當不易。閱覽全文時,首先須拆解句子,其間牽涉詞及標點符號的理解。標點符號的功能是呈現語言的邏輯,並表達語氣停頓。但在長篇沒有標示的古文裡,何時逗號、句點?語意的掌握顯得特別重要。更由於漢語缺乏嚴格意義的型態變化,因而虛詞在表現語法範疇的系統中顯得十分重要。[25]

    筆者藉由閱讀此書,試圖考察虛詞的詞意及結構現象。虛詞或可分為副詞、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等。但礙於專業知識不足,且時間緊促,在考察時,無法逐一細分,僅能採用排除實詞的可能性,將虛詞列出。經過統計後,發現慧日法師使用為數不少的虛詞(148個),但實際上,筆者擔憂仍有一些未被檢視的虛詞。因為在篩選的過程中,深感虛詞的種類繁複,特別是實詞虛化的,更不容易察覺。透過本次的初探,愈發體會到,對於承接上、下文脈,虛詞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透過這次,對虛詞有一較全面地理解,也有助於《慈悲集》的閱讀及標逗。不過,由於是首次考察,極可能諸多判讀上的錯誤,或許,期未來能以此基礎再進一步研究。


[1] T 85.2826
[2] 唐朝慧日法師,姓辛,東萊人。於唐中宗時得度。見義淨三藏詣西域求法,心慕之,起而效法,前往天竺。學法歸來後,則倡導念佛,著往生淨土集,行於世。參T 50.2061(《宋高僧傳》﹚ 890 b 1
[3] 見望月信亨(1991)頁179
[4] 王力對於劃分實詞和虛詞採不同標準:「凡本身能表現一種概念者,叫做實詞。凡本身不能表示一種概念,但為語言結構的工具者,叫做虛詞。實詞的分類當以概念的種類為依據。虛詞的分類,當以其在句中的職務為依據。」所謂「句中的職務」,是指語言單位的句法功能,虛詞的定義及虛詞的再分類,都是依據句法功能為標準。然而,對於實詞的的定義及再分類,仍然是依據意義作標準。見王文杰(2000)頁16
[5] T85.2826.1236 a18
[6] T85.2826.1238 c 4
[7] 見郭錫良《古漢語虛詞研究評議》頁62
[8] T85.2826.1236 a25~26
[9] T85.2826.1236 b12~15
[10] 見《古代漢語虛詞詞典》頁16
[11] T85.2826.1236 b2~3
[12] 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五冊,頁2995 a
[13] 見《佛教漢梵詞典》下冊,頁718
[14] 此段概念為高明道老師於中華佛研所96年度「華文釋典」課堂中講授。
[15] 見《古代漢語虛詞詞典》頁822
[16] T85.2826.1238 a11
[17] 見《古代漢語虛詞詞典》頁822
[18] 見王文杰(2000)頁188~189
[19] 此段概念為高明道老師於「華文釋典」課堂中講授。
[20] T85.2826.1238 b 26~28
[21] T85.2826.1241a20~22
[22] T85.2826.1240 b 26~c 2
[23] 此段概念為高明道老師於「華文釋典」課堂中講授。
[24] T85.2826.1236 a 26~28
[25] 見許漢威(1990)頁5


原為 舊部落格  羊羊後山居  2010/4 po文,因系統問題,現重新po出


1 則留言:

  1. 非常有趣的文章,若有興趣成為譯者,都要參考這些文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