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旅程中的同伴

看到一篇很感動的故事:
圖片來源:nothinglikeaustralia.com

在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所著的《玻璃珠遊戲》(Magister Ludi)裡。故事敘述在聖經時代有兩位知名的治療師,分別叫約瑟夫和迪昂,雖然他們的治療都非常有效,但兩人的方法卻完全不同。較年輕的治療師約瑟夫透過安靜、充滿啟示的傾聽來治療,朝聖的人都信賴他,痛苦和焦慮傾吐到他耳中,就好像水流入沙漠一樣地消失了,懺悔者離開時都覺得內心放空而平靜。相反的,年紀較長的治療者昂迪會積極面質那些尋求幫助的人,準確猜出他們未吐露出來的罪過,他是偉大的審判者、懲罰者、責罵者與矯正者,透過積極的干預來治療,把懺悔者當成小孩子來對待,提出忠告,以指定的苦修來懲罰,安排朝聖和婚姻,強迫敵人彼此和解。

這兩個治療師素未謀面,多年來兩人互把對方視為競爭對手,直到有一天,約瑟夫的心靈生病了,落入絕望的黑暗深淵,苦於自我毀滅的意念。由於無法用自己的方法自我治療,於是他啟程南下,尋找迪昂的幫助。


在路途中,有一天傍晚,約瑟夫在綠洲休息,遇見一位年長的旅者,兩人聊了起來,約瑟夫談到這次旅行的目的,年長的旅者願意當他的嚮導,兩人一起跋涉很長的路途,最後年長的旅者告訴約瑟夫自己的身分,無巧不巧,他本人就是迪昂,就是約瑟夫要找的人。

迪昂毫不猶豫地邀請這位年輕、絕望的對手到家中,兩人共同生活、工作了許多年。迪昂先是要求約瑟夫當僕人,然後提升到學生,最後則成為工作夥伴。數年後,迪昂重病,死前對年輕的夥伴吐露心聲,談到當年約瑟夫因可怕的疾病而啟程尋求老迪昂的幫助時,奇蹟似地發現旅程的同伴兼嚮導竟然就是迪昂本人

現在迪昂即將走到生命的終點,覺得是告訴約瑟夫真相的時候了。迪昂坦承那時對他來說,也向奇蹟一樣,因為他也落入絕望之中,同樣覺得空虛和心靈的乾枯,無法幫助自己,於是啟程尋找幫助,在綠洲和約瑟夫相遇的那一夜,他正要去尋找一位名叫約瑟夫的著名治療師。

赫塞的故事一直超乎尋常地令我感動,像是充滿深刻啟示的話,在給予和接受幫助、誠實和欺騙、治療者和病人間的關係上,深深打動我的心房。兩個人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接受有力的幫助,年輕的治療師受到呵護、照顧、教誨、良師的指導和父母般的養育。相反的,年長的治療師卻透過照料另一個人,藉著得到一位門徒,而收到來自子女的愛、尊敬,他的孤獨因而得到慰藉。

可是現在我重新思考這個故事,會覺得這兩位受傷的治療師或許可以為對方提供更多的幫助,他們可能與某種更深刻、更真誠、更有力的改變機會失之交臂。也許,真正的治療發生在臨終的那一刻,兩人誠實說出彼此是旅行的同伴,都只是人,道道地地的人罷了。二十年的守口如瓶,雖然彼此都得到幫助,卻可能妨礙了更深刻的幫助。如果迪昂臨終的坦承提早二十年說出來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如果治療者和尋求幫助的人能結合起來,共同面對沒有答案的問題,會有什麼結果呢?

這正回應出里爾克寫給一位年輕詩人的信。他在信上說:「要有耐心面對每一件無法解決的事,試著去愛那些難題。」我想再加上一句:「也試著去愛那些提出問題的人。」

(摘自《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歐文‧亞隆著,心靈工坊出版)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