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正念禪修基礎班



 簡介
「正念禪修」(Mindfulness Meditation)或「四念處」,被稱為「佛教禪修的心要」;佛典中所謂的「自依止/法依止」,即是指正念禪修的實踐。目前流行於西方醫學、心理學界的「正念壓減課程」(MBSR)或「正念認知療法」(MBCT),即是佛教正念禪修的俗世運用。
為了讓MBSR或MBCT學習者深化禪修功力,也為初學禪修者設想,本課程即將介紹四念處內觀禪修的實用禪修方法與基本理論。在課程中將教導,在一切活動(行住坐臥)中,培養專注力、觀照身心與了解自我的實用有效方法;適合想要在生活中安頓身心的初學者,乃至有意深入佛教正念禪修的修行者。 
本活動由三軍總醫院佛堂負責人邀請長期在緬甸禪修的何孟玲老師教授,教學與教材免費奉送,僅收場地費1000元,請直接交給場地負責單位德褀書坊。 
上課地點:德褀書坊 Tel:(02)2375-2611,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61號6樓。

招生對象:對正念禪修有興趣之一般信眾或社會人士。(初學者亦可)
最佳服裝:輕便寬敞為主
上課時間:(每梯次六週、每梯次限額 12人)
         第一梯次:2012/5/30—2012/7/4(星期三) 晚上7:00-9:00pm
         第二梯次:2012/6/28—2012/8/2(星期四) 晚上7:00-9:00pm
         第三梯次以後,端視大多數人需求而公告之
法師免費參加 (場地費由三總佛堂敬供養之)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2012年3月份禪修營薩薩那禪師(Sayadaw U Sasana)開示(十二)


        點:松鶴蘭若
        間:2012/03/29
        題:已經停住的人與還沒停住的人

2500年前,印度僑薩羅國的國王波斯匿王,他擁有眾多的國師。其中有位婆羅門國師,他精通星相、天文學,他的夫人叫曼達尼婆羅門,他們有一個兒子。這兒子出生時,產生了一個異相:舍衛城的武器都放出光芒的凶兆。而且不只是一般平民家裡的武器放光,連波斯匿王都看到王宮的寶劍閃閃發光。

國師隔天早上就進朝稟告國王:「我家昨晚生了個兒子,所以武器放光,但國王你不用害怕,他是今生會證阿羅漢的人。」國師將兒子取名為Ahi,意指善良(不害),不會做惡作的事。但國師本身也預言他兒子長大後,有天會成為匪類。因為國師觀察天象,發現若按天象看來,他兒子出生於「盜時」,將來將可能成為土匪之類的。

等到Ahi長大,國師就將他送到迦斯羅那裡學習一切智識,那是王室及富家子弟們學習的地方。Ahi因為本身很傑出、學習成績優良、懂事機靈、記憶力佳。所以他的老師都很喜歡他,給他很多方便,連師母也很喜歡他。但學習過程中,當一個人特殊而受老師喜愛時,其他同學就非常忌妒他。所以同學們紛紛老師打小報告,他們毀謗Ahi跟師母有曖昧關係。一開始老師不相信,只是觀察他們的互動,但越來越多人這麼說時,老師就相信這是真的了。老師想要殺害Ahi,又怕壞了自己的名聲,於是就想了個計謀來害他。


老師將Ahi喚到身邊來,說:「親愛的弟子!你的智慧尚未圓滿,你還要殺一千人,你的智慧才會圓滿。」Ahi回答:「我名為善良,我就是這種人,我沒辦法做殺害的事,請原諒我吧!」但在老師的勸說下,他為了要圓滿智識,還是接受了老師的教授。

老師的策略是讓他去殺一千人,如此一來,這一千人當中有可能會有人殺了Ahi;這是老師採用了借刀殺人的方法。我們一般人還會有打小報告、挑撥離間的可能,即使是老師或長輩,智慧薄弱時,仍可能犯錯,這也是身為管理者要留意的。

所以Ahi就一一地殺了人,並將他們的手指掛在脖子上。他將被殺者的手指,用繩子串子就像花蔓般,所以人們稱他「指蔓」(Angulimalya)。他已殺了999人,他想:「我已經殺了那麼多人,我的知識快要圓滿了,只剩一個人。」他很高興,他想:「我今天會找一個人,不論是我的母親或是出家人。」

由於Ahi的罪行,這時波斯匿王已經整軍要來抓他。Ahi的母親知道了國王要抓他,特地趕來要知會Ahi。而佛陀也在尚未黎明前,就觀察到今天得度的因緣是Ahisā,佛陀想:「若我沒去度他,他的母親會被殺死,這樣Ahi不僅無法證阿羅漢,還會下地獄。

所以佛陀一早就來到了森林,Ahi看到了,就去追佛。佛運用神通力讓地滾起來,波浪形的地面,讓Ahi即使揮汗如雨都追不上。Ahi想:「我以前追任何人都很輕易,現在為什麼追不上這位出家人?」佛陀與Ahi的距離布是很遠,但佛的神通力,讓Ahi始終追不上。Ahi感到疲累,他追不上佛陀,就對佛喊:「出家人!你站住吧!」佛說:「我已經站住了,你也不要再跑了。」Ahisā:「我看你還在跑,為什麼你說你已經站住了呢?」Ahi已經很累了,無法再跑,就說:「你站住吧!你應該站住了!」佛又說:「我已經停住很久了,你才應該要停住了。」Ahi想:「我聽說出家人不說謊,為什麼明明在跑,卻說停住了呢?我已經站著的人,為何你說我還沒停下來?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山上,佛就站著向Ahi說法:
Ahi我身為出家人,對於不良的習氣,我已經用毗婆舍那、道智、果智治好了。我不再輪迴受苦了,所以我已止息痛苦,我已經站住了,我不會再造這些業。Ahi你還在殺生,所以你還會輪迴,還會受苦。你殺了很多人,因為惡業的果報你還會受苦,還會下三惡道,所以你會輪迴;所以我說你是還沒停住的人。

Ahi聽了很慚愧,就將劍丟到一邊,懺悔地向佛請求出家。Ahi向佛請求出家時,佛用智慧觀察Ahi有無出家因緣。(當有人向佛請求出家時,佛會觀察此人過去生,是否曾供養出家人三衣或缽等出家資具。)佛觀察到他有因緣,就說「善來比丘!」意思是歡迎你來出家,當下這人就鬚髮自落,成為比丘。佛就將Ahi帶到給孤獨園,到衹園精舍後,就教導他佛法,特別是毗婆舍那。

此時,波斯匿王也正帶著軍隊要來抓Ahi。經過此,他請軍隊暫停,說:「等等,我要去拜見佛陀!」佛問:「你要去哪裡?」波斯匿王恭敬地說:「我要去抓Ahi。」佛問:「若Ahi已改邪歸正,在我座下出家,你會怎麼辦?」國王說:「身為三寶弟子,我會對他頂禮、恭敬供養。」佛就指著身邊的出家人說:「國王!他就是Ahisā!」這麼一說,國王就害怕起來。若現場只有國王單獨一人,他也會嚇得快跑,但Ahi已成為比丘,所以國王就頂禮他,並撤回軍隊回宮。

Ahi出家後稱鴦掘摩羅尊者(指蔓比丘)。身為比丘必須化緣,但鴦掘摩羅去化緣時,鄉村的小朋友丟小動物的石頭、棍棒都會打到鴦掘摩羅的頭上,所以他常常血淋淋地回到寺院。這就是以前他殺生的結果,很快地受到果報。

有天他去化緣時,一個婦女將分娩,正在受苦。他看到這情形,回寺裡就報告佛陀。佛就傳授鴦掘摩羅一個消災祈福的經典,就是說真實語的保護經典。這偈語就是:「自我出家以來,我沒有故意殺過眾生……我所說的話是真實的,所以祝你感到幸福而生產。」

所以鴦掘摩羅就到那婦人家,在旁邊坐下來,然後唸出佛所教的偈誦。一說完,那婦人就沒有痛苦地生產。從此身邊的人都恭敬鴦掘摩羅,供養他,化緣時總能化到很多,也不再受棍棒之苦了。後來,當舍衛城的婦女無法順利生產時,就向鴦掘摩羅請求。若鴦掘摩羅有空就親自去,若沒空就唸偈誦水給他們帶回去。婦女喝下唸過偈誦的水後,總能順利生產。如果鴦掘摩羅不在,他們就在鴦掘摩羅所坐的地板,用水清洗,然後將水帶回去給婦女,也同樣有效,這方法在經典中也有記載。

在緬甸的婦人若有困難,也會到寺院請求僧侶幫忙。緬甸的僧人就會用鴦掘摩羅的偈語唸誦,用水給婦人喝。她們就可以很容易生孩子。這些偈語被稱為《鴦掘摩羅保護經》,因為很有效,也稱《大保護經》。

因為鴦掘摩羅尚未證到阿羅漢,所以一打坐時,就會出現以前被他所殺害者的哭喊聲。因此他無法產生定力,佛陀就教導他:「所看到的就觀照『看到、看到』」。所以他的毗婆舍那制就愈來愈成熟,直到證到阿羅漢果位。

從這個故事,有幾項我們可以學習的:
1.      故事中的老師未對事實查證、明瞭,以致鑄成鴦掘摩羅的錯誤。在世間,我們對於挑撥離間的事應仔細僅慎。
2.      Ahi的老師說殺了這麼多人可以成就知識,Ahi沒有考慮清楚,這是智慧不夠。
3.      事情要解決時,決策者不應太倉促決定,否則容易失誤。身為長者智慧不足時,還是會令他人損失。
4.      身為人獨處不易,與人共住環境要好,大家都好時,才有好的結果。Ahi殺了這麼多人,就是他的環境不好。
5.      我們住的地方,道德缺乏者對於知識進步者不會喜歡。當有人比較好時,心就不高興了。卑鄙的人只喜歡自己有這樣的知識、財物(忌妒、慳貪者不宜為友),這是很惡劣的。
6.      當佛陀喚鴦掘摩羅:「善來比丘!」表示在輪迴中,這多是最後一生的人。成為阿羅漢後,鴦掘摩羅向大眾開示:「無知者沉迷在歡娛中,不會有智慧。有智者,不放逸而正念用功,他們用功就如財物般。切勿放逸,也不要沉迷五欲,精進參禪樂無比。修毗婆舍那智,則一一圓滿道智、果智。」

【大越法師補充說明】

《鴦掘摩羅經》是《護衛經》的第十經,MBSC中心有出版。《護衛經》在南傳國家非常盛行,其中有諸多利益來自於真實語,面臨困難皆可因真實語消除。《護衛經》第十誦提及:1.真實語即使是座位的水也有功德2.此經的強大力量能夠度過難關3. 《鴦掘摩羅經》對應北傳中阿含的第86經。

禪師後來又跟我舉了兩個關於經典提到「善來比丘」的故事,其中一位是居士,一位是沙彌。

故事一:
有一位居士與同伴搭船,因為船難漂到海島。因為所有的財物都流失了,所以他衣不蔽體。別人以為他是苦行者,所以供養他,誤以為他是四果羅漢。後來他聽說佛陀,就從孟買走路去見佛,聽到佛說:「聽到、聽到……」之後很快就證果。

他成就羅漢後,請求佛讓他出家,但佛不答應。因為佛觀因緣:過去生他是富人,但非常放逸,曾與妓女共處,後因細故,他殺了妓女。後來妓女化身為夜叉,附身在牛的身上,就在他準備要出家前,就被牛撞死了。因此他已經證得四果,但卻沒有出家的因緣。

故事二:
主角出生在一個漁夫家裡,他投生在較差的人家,(凡他投生的家庭都是最差的)最後他去當乞丐。舍利弗看到他,問:「你有東西吃嗎?」舍利弗看他可憐,將他帶回僧團。舍利弗托缽回來,都會帶食物給他,但只要他一接手,食物就會不見,除非舍利弗一直拿著缽等他吃完。

當他長大成為沙彌,每次出去托缽也都得不到食物。並非別人不願意供養,只是每次人們看到他的缽都是滿滿的。佛觀他的因緣,過去生這位沙彌都是與「忌妒」跟「吝嗇」相伴,所以無法成為善來比丘。

有次舍利弗出去應供,特別囑咐另一人照顧他,結果那個人忘記帶食物給沙彌了。等到舍利弗回來後發現,急忙趕去皇宮,因為已經過了中午了,就托了些蜜糖混合的食物帶回給沙彌。據說那沙彌一生中,只有這餐是吃飽的,但吃完後當天就死了。

這主角有一世出生為狗,有是只有一餐吃飽,且還是吃別人的嘔吐物飽的。另外一世是他生為夜叉,只有一餐吃婦人的胞衣而飽的。

所以不論世間、出世間都不要忌妒,當擁有時儘快把握佈施的機緣。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2012年3月份禪修營薩薩那禪師(Sayadaw U Sasana)開示(十一)

地        點:松鶴蘭若
        間:2012/03/26
        題:信心好比一雙手

「信」就是相信三寶、事物有因有果,相信因果。
對「佛」的相信:相信佛是一切智,佛有十種德號,這是相信的狀態。
對「法」相信的狀態:相信有道智、果智、涅槃、有毗婆捨那的修法。
對「僧」的信:以毗婆舍那智修行可以證得道智、果智的聖者是存在的,在現在、過去、未來,這樣的聖者都是存在的。

對於信的「譬喻」,經典有:

一、如轉輪聖王的金摩尼寶:
摩尼寶放到水中,可使泥土沉澱,可以淨化水質。同樣地,信在我們心中生起,可以去除煩惱,這就是信的本質。

二、如一雙手
有了雙手,想拿的物品都可以拿取,而有了信心,可以佈施、持戒、修毗婆舍那。有了信心的人,他想做的事情都可以進行。沒有雙手的人,即使他面前有黃金,人家跟他說,假如你有雙手就可以拿,但他沒有雙手,怎麼拿呢?同樣地,沒有信心,在輪迴中,想到涅槃的過程中,一切的善法都不能做。若有信心,則一切善法皆可做,甚至獲得涅槃。

三、如同我們自身擁有的財物般
若我們擁有金銀珠寶,那想要的東西都可以購買。有財物的人可以買豪宅,可以買價值昂貴的車子,可以買最好的衣服;因為他有財寶。他還可以積功累德做慈善事業或建設寺廟,幫助社會解決問題。如果沒有金錢,想買的房子、想穿的衣服、想要的東西都無法買,想要從事慈善事業也有心無力。而信心就像我們擁有了財物般,可以進行我們想做的事情。


信有四種:

一、淨信:
對於宗教信仰或宗教事務,他認為很一般。當人家來向他募款,他會適當地佈施,但他就只是做而已,沒有特別的目的。其特色是他所累積的功德沒有目標,也沒有祈願,他只是馬馬虎虎的做,沒有特別的方向。所以他們沒有得到特別的利益,只是普通的利益而已。

目前一般大眾多是如此,淨信很容易產生,也很容易損壞,他一下子敬拜一個人,一下子可以能又不敬重了。這種信與智慧不相應,所以他所做的很容易損壞。

二、深信:
帶著智慧,深刻地去做。深信者對於他人的話,會審慎考慮,思考因果。例如正在修毗婆舍那者,知道用智慧觀照名色,知道名色了知的方法,所以智慧日益增長。

當觀照的所緣恰恰好,會知道一切名色的特質,會親眼見到。在禪修過程的每位yogi都知道一切熱、冷……等四大的本質——都有生、滅,舊的都滅去,新的一再產生。他們有智慧了知,這是毗婆舍那的特色。當觀照的心與所緣恰恰好,就不會產生煩惱的心,斷除了暫時的煩惱,那就是尚未證得道智、果智之前,煩惱愈來愈少,稱為暫時的清除。

修了毗婆舍那智的yogi,對於佛、法、僧的信心會越來越強,他們所做的是嚴肅的,所做的善法的目的在於涅槃。用智慧來相信者,稱為深信。

所以禪師說:「你們拿物品來時,都會帶你們回向:『供養的目的在於涅槃……』。」這樣修毗婆舍那智時,會快速得到涅槃,這是助緣。

三、證得信
已得須陀洹果者的信。他們的心裡會產生永遠不會損壞的信,是透過道智、果智證得涅槃的信。須陀洹至少都具有:遵守五戒,對於廣學多聞或比他有財富者不會忌妒,也不會慳貪或吝嗇。他不只是證須陀洹那一生如此,且生生世世都會持五戒,直到證阿羅漢為止。他不會投生到三惡道,只可能到人、天二道而已。只頂多輪迴七世,投生到人道也是高貴的種族,而不會是困苦的人家,肢體也不會殘廢,且相貌莊嚴。

即使輪迴時,他不知道自己是須陀洹,仍會持五戒,縱使他投生到非佛教的家庭,也仍會具足五戒。即使投生到漁夫的家庭,他也不會做殺害生命的事。須陀洹的道德是高貴的,所以要好好修行,向須陀洹學習。他之所以這麼堅固,皆是因為證得信。

四、承來信:
這是菩薩的信。已發菩提心者,遇到在世的佛陀,值佛陀授記說:「你未來當成佛!」從那時開始,發菩提心者就具有承來信,直到成佛為止,都不會損壞、很堅固,稱為承來信。

菩薩從佛授記後到阿僧衹劫,都修持波羅蜜。佛對他授記後,他自己也發願:「有天我將成佛!」而有堅固的承來信。這樣的菩薩,生生世世都在修持時波羅蜜。波羅蜜是以美得來度眾生,或說菩薩的修行叫波羅蜜。共有:佈施(dana)、持戒(sila)、出離(nekkhamma)、智慧(pabba)、精進(viriya)、忍辱(khanti)、真實(sacca)、決意(adhitthana)、慈(metta)、捨(upekkha)等十波羅蜜。

十波羅蜜:

一、佈施波羅蜜
菩薩佈施時,不會分上、中、下對象來結緣。他們會為了他人的利益,持續地培植波羅蜜。他們具有非凡的信心修持波羅蜜,他們的信心、善念的意志力足夠,直到成佛的那一天。

二、持戒波羅蜜
他們不會殺生,還會持別解脫波羅蜜,他們在每一世都會如此培育。

三、出離波羅蜜
他遠離自己的父母親友,尋找脫離三界的方法,視三界如牢獄般。

四、智慧波羅蜜
在世間,需要有智慧才能服務,所以菩薩應懂得世間智、出世間智。所以他一一學習,並教導他人導向涅槃。在輪迴中,有智慧才能辨別是非,所以他不斷地學習、修持。

五、精進波羅蜜
身為菩薩,所作所為都精進不懈地造福大眾。例如造橋、挖水池……為了大眾的利益而不斷圓滿。

六、忍辱波羅蜜
即使受他人讚美、毀謗,他都不會介意,而忍受下來。人家的讚嘆或輕視他都慨然接受,就像大地一般。

七、真實波羅蜜
他不會說謊,他所說的話偏離八不真實,即所見、所聞、所感、所知、所不見、所不聞、所不感、所不知,這八種都不會偏離。

八、決意波羅蜜
為了自己或他人,會去完成所決定的事,就像一座山般,即使暴風雨來臨,依然屹立不搖。

九、慈波羅蜜
他對待眾生,就像保護自己剩下的唯一一隻眼睛。他慈愛眾生,就像水一樣清廉,能給予大地滋潤。菩薩生生世世都修持慈波羅蜜。

十、捨波羅蜜
為了自己或他人而產生的好、壞所緣,他都以平常心面對。

禪師說了大迦比本生經》(Mahakapi Jataka)裡,一個關於「慈悲、忍辱」的故事:

過去佛陀為菩薩時,有一世生為猴子。當牠在尋找水果為食的途中,聽到救苦的聲音,就前往觀看。結果他看到一位掉到山谷裡的人,那個人無法爬出山谷。猴子想著,若沒救出這個人,他會死亡,所以我應該就出這人。

於是,猴子就跳入山谷底,對那人說:「你不要害怕,我會救你!」他就找了一個跟那人一樣重的石頭,測試能否背著石頭跳上山谷。他發現可以順利跳上去,他想,這樣我應可以順利救出那人。猴子就又跳下山谷,跟那人說:「你抓住我的肩膀!」他們就共同跳出山谷了。

因為兩趟來回進出山谷,猴子感到疲累,就對那人說:「我很累,需要休息一下,請你看顧我。」被救起的人心想:「如果我將猴子殺掉帶回去,多好!」所以他就用大石頭砸猴子的頭。猴子驚醒,馬上就跳到樹上。

這人卻迷路在森林了。猴子雖然感到極大的痛苦,但是菩薩可以不顧慮身體的痛苦,也要利益他人。猴子就在樹上跟他說:「你循著我的血跡,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猴子就在前方引路,這人就順利回到家了。

我們要記得的是,菩薩雖然只是猴子,但因為承來信的緣故,他的慈悲依然使他不顧自身。慈心也包括將心比心,有了授記後,都是用生命在幫助眾生。牠只是動物,但因為承來信,仍沒有退縮,慈悲的特質仍非常濃厚。[1]

有發願者,可以跟猴子比照一下,自己在哪裡?有了信,用信心來觀照毗婆舍那,連續不斷地觀照中,煩惱習氣就斷除。一剎那一剎那中,煩惱就減少,就能證道、果智,直達涅槃,不再輪迴。

【補充說明】

要蒙佛授記,須具備八個條件:
1. 人身
2.  男性
3. 因:這是指已證得所需的助緣。即使是男人,他所發的至上願必須在具足所需的助緣之下才有效,意思是他必須具足所需的基礎,否則即無效。(此因是指)他必須有能力在聽佛陀開示一首有關四聖諦的偈的當時或剛聽完時即證得阿羅漢果。他必須擁有足夠的波羅蜜才能具備如此證悟阿羅漢果的條件。在還沒有被佛授記為菩薩之前,他應該如何累積這些波羅蜜?《中部註疏》提到:一、他在佛陀座下出家;二、他清淨自己的戒;三、他學習佛陀的教法;四、他修止禪直至證得八定;五、他修觀禪直至行捨智。
4.   遇見佛陀
5.  出家為相信業力果報的沙門
6. 德成就:這是指已證得所需的助緣。即使是男人,他所發的至上願必須在具足所需的助緣之下才有效,意思是他必須具足所需的基礎,否則即無效。(此因是指)他必須有能力在聽佛陀開示一首有關四聖諦的偈的當時或剛聽完時即證得阿羅漢果。他必須擁有足夠的波羅蜜才能具備如此證悟阿羅漢果的條件。在還沒有被佛授記為菩薩之前,他應該如何累積這些波羅蜜?《中部註疏》提到:一、他在佛陀座下出家;二、他清淨自己的戒;三、他學習佛陀的教法;四、他修止禪直至證得八定;五、他修觀禪直至行捨智。
7.  增上行:願為佛陀奉獻自己的生命
8.  擁有極強之欲想證悟佛果。

2012年3月份禪修營薩薩那禪師(Sayadaw U Sasana)開示(十)

主辦單位:MBSC佛陀原始正法中心
地        點:松鶴蘭若
時        間:2012/03/24
主        題:色身好比大土堆


在釋迦佛以前,有六尊過去佛: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有一位名為Ponnhila的尊者,曾值毘婆尸佛的時代,並身為比丘,也教授比丘。

在釋迦佛時,Ponnhila也同樣地出家,並教授三藏。來到Ponnhila座下學習,並證得果位的人很多,但Ponnhila本身卻沒有修證果位,僅僅是一位凡夫。雖然他熟悉教理,並依佛陀的教導來教導學生,但因為平時他研究教理,已用去大半的時間,沒有餘暇實修。不過,他認定自己如果一旦去實修,一定很快可以證阿羅漢,他會這麼想是因為他教導的學生已經很多人證得果位了。

禪修要證得果位是須要很多條件的,定力與精進力不平衡,或信心與智慧不平衡;都是無法證果的。且沒有具禪修經驗的老師指導是不行的。


佛陀不喜歡Ponnhila只讀書不實修,所以每次見到他,都會斥責他:「Sukhi hotu tuccha Ponnhila 」意思是無用的Ponnhila,願你快樂!tuccha表示沒有用的人、沒有價值的人!

Ponnhila就想為何佛陀稱我無用的Ponnhila呢?他就省察自己的戒律,自己的戒律都清净;接着他就再省察,發現到是自己没有定力,也没有成就道、也没有成就果的證悟,所以他想世尊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稱他為無用的Ponnhila。所以他對於尚未證果而還要輪迴,產生修行的迫切感。於是,就下定决心,要成就道支和果支。

於是第二天的早晨,這位Ponnhila比丘沒有告訴任何人,就離開住處,來到了一個約120由旬的地方(約1,400多英哩)。他到了一座叢林的寺院。就在這個寺院裡,住着三十位出家眾,而這三十位出家眾全都是阿羅漢。

他首先去拜見該寺的首座比丘,請求教授毗婆舍那的方法。而這位長老比丘,他知道這位Ponnhila過去七世都曾教導人三藏,有著學者的傲慢。所以他就告訴Ponnhila說:「我没有時間教導你,你去找第二位長老比丘吧!」

於是Ponnhila就來找第二位長老比丘,向他求教,希望他指導毗婆舍那。同樣地,這第二位年長老比丘也知道Ponnhila有著很多的我慢心,於是他也告訴Ponnhila没有辦法教他,叫他去找第三位長老比丘。所以接著第三位年長的比丘也知道同樣的原因,告訴Ponnhila没有時間指導他,叫他繼續地找下一位比丘。就這樣地一個推一個,推到最後,二十九位比丘都不願意教導他,结果他被迫來到最後一位,也是最小的一位出家人面前。這最小的一位出家人,是七歲的小沙彌,他雖然是七歲的沙彌,但已證得阿羅漢。

Ponnhila比丘就來到這位七歲的阿羅漢面前,向這位七歲阿羅漢求教。此時Ponnhil已經知道了這是大眾在折服他,到了這時候,他已經沒有傲慢了,低聲下氣地請求這位沙彌。這是很不簡單的,當人們沒有傲慢的時候,每個人都很莊嚴。驕傲的時候,就很難得到毗婆舍那智。關於傲慢,就像把木板吞下的蛇般,身體無法曲縮。驕傲的人遇到聖者而不行禮,就像吞下木板的蛇一樣。

於是,Ponnhila來到沙彌面前,向他說:「你是我可以依靠的人,請好好地教導我吧!」小沙彌回答他說:「您是長輩,您是背誦三藏的人,您的知識是廣博的,而我只是位沙彌,應該我向您請教毗婆舍那如何修才對啊!」可是Ponnhila比丘很謙虛地說:「我去找了二十九位的比丘,他們都不肯,現在無論如何請你教我吧!不管你說什麼我都會去做。」這位Ponnhila比丘就這麼低聲下氣地向這位七歲的沙彌求教。

在他們談話的附近,有個大水池。於是沙彌說:「好!現在你先下去那個池裡。」
Ponnhila比丘就依循著沙彌的指示,跑到池裡,把身體浸下去。沙彌又叫他上來,他就上來了。然後再回到沙彌身邊。看到了他這麼做之後,沙彌就開始教導Ponnhila毗婆舍那。沙彌用譬喻的方法來指導Ponnhila比丘,他說:

假使有一個螞蟻的大土丘,而這個土丘裡有六個洞,裡面住著一隻大蜥蜴。有人要抓這隻大蜥蜴,因為不知道蜥蜴會從哪個洞出來,他就用竹竿去弄那個洞。你們知道要怎麼抓蜥蜴嗎?沙彌說:「你應該把五個洞封住,只留着一個洞開著,以便能够捕捉這隻蜥蜴。[1]

同樣地,色身也具有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洞。當下沙彌就跟Ponnhila說:我們色身把五個洞封起,只打開一個洞,我們在當下生起的名色過程好好觀察。現在我們也是只打開一個所緣「腹部上下」,這樣就可以了。有時我們眼睛看到,就關起其他五個洞,只觀「看到、看到」,其他諸根也是如此。修毗婆舍那,用觀照來斷除煩惱,這是yogi的責任,才有毗婆舍那智,定力與智慧才會產生。所以小沙彌向長老說:「毗婆舍那一定要定力與智慧這樣觀。」

眼、耳、鼻、舌、身、意就叫六根門,因為它們就像大門一樣。一棟房子裡,進出的洞就是門。同樣六根是進入好、壞所緣的進出口,所以稱門。所以在日常生活所看到的、所聽到的......的所緣過程中,應好好觀照,若沒有觀照就會產生煩惱、不良善的心。所以yogi務必要觀照,看到可意、不喜歡的,在尚未生起前要觀照「看到、看到」。如果沒有觀照,當下會生起貪或瞋心。

所以為什麼觀照?是為了不產生煩惱、不良善的心,這都是毗婆舍那的污染,都是五蓋。尚未接觸毗婆舍那之前,他們在看到以前會想:「這是我看到的,這是我......」這是薩迦耶見,就會再輪迴。

身為凡夫,去想不良善的所緣,是大家喜歡的。我們的天性在看到時,就會去想:這是可愛的或是不可愛的。如此,薩迦耶見就會產生。所以yogi看到的當下,就趕快觀照,如果觀照的心遲鈍的話,中間還會插進來煩惱。有時中間看到的過程,還是會分別這是男人、女人......,還是會用薩迦耶見來執取。此時,毗婆舍那的定力會停頓或消失也是可能的。

如果生起的所緣,沒有盡快觀照,則修很久仍沒有進步也是很有可能。所以要儘快好好用功。真正想要證毗婆舍那者,在六根所生起的所緣,一一都要觀照好。若盡量守護好六根門,煩惱可以斷除。當心理想時,也要觀照「想、想」,如此可以斷除煩惱的現象。在不斷地觀照的當下會明瞭、會產生智慧,而斷苦,不再輪迴;所以佛說毗婆舍那可以斷除煩惱。所以不想輪迴,真正想要涅槃者,要好好守護六根門。這樣觀照,煩惱就無法逼迫,身心都能輕安。

如果觀照的心一點點,他的毗婆舍那智就只有一點點。如果他付出越多,則快樂就更多,最後可以獲得寧靜、最後的涅槃。

現在Ponnhila得到教導,來到一個茅蓬修毗婆舍那。他心裡想著:「我以前指導很多人得到阿羅漢,我明天一定就可以證得阿羅漢......」他一直想,但隔天並沒有證到任何果位。結果他還是在想,三十年過了,他不懈地努力,但都沒有辦法證得阿羅漢,所以就哭泣了起來。Ponnhila哭泣的同時,也傳來了另一處的哭聲。Ponnhila就問:「你為什麼哭啊?」那聲音回答:「在你修行的附近有棵樹,我是樹神。這幾年我都跟著你修行,我以為我哭泣就可以證到果位!」

Ponnhila想著,我哭泣連樹神都知道了,而感到羞愧。所以生起了迫切感,此時他的定力與精進力,智慧與信心平衡。佛陀知道了Ponnhila的情形,就同時散發光芒,給予他信心,並指導他。所生起的所緣好好觀照,智慧就會增長,如果沒有好好觀照,智慧就會損失。所以你自己想要獲得毗婆舍那智時,要好好用功!在佛的指導下,他產生一股力量,毗婆舍那智越來越有進展,就依序證果了。

我們一樣只打開一個洞,務必抓到跑出來的大蜥蜴。抓的時候要有技巧,否則還會被大蜥蜴咬。要牠的脖子,牠才不會動搖,若抓尾巴,就還可能被咬。

對照這個譬喻:
大土堆就是指色身。
六個洞是六根門。
大蜥蜴是色身裡所想的、分別的心。
要抓取大蜥蜴,就如同去觀照腹部上下的所緣。
我們已經抓到脖子,意指觀照得很清楚、恰恰好。
有時抓得不好,是說觀照的所緣沒有觀照好,還會產生不良善的心,就像蜥蜴在咬般。



[1]慧由禪修生,不修智慧減,了知此二道,利益與衰損;當善住己心,增長於智慧!
(好比一座蟻丘,上面有6個洞,有一隻大蜥蜴由其中一洞進內。如想要抓他,就必須堵住其餘5個洞而挖開第6個洞,然後進洞內去捉。就像這樣,你也應在攀緣外境的6門當中,關閉其餘5門,只在意門用功)(取自《法句經》282偈註解)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2012年3月份禪修營薩薩那禪師(Sayadaw U Sasana)開示(九)

        點:松鶴蘭若
        間:2012/03/22
        題:Upasālaka的故事

佛世時,佛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那時候有位婆羅門,名為Upasālaka ,他非常富有,是一位具有八十千萬億的富翁長者。Upasālaka有個兒子,又聰明又懂事。Upasālaka年紀大了,思忖著死亡將來臨……,就將兒子叫到身邊來。富翁吩咐兒子說:「親愛的兒子!我過世後,遺體要埋葬在一個沒有人埋葬過的地方,也不能是舊的墳墓。你要找一個新的地方。」兒子無法找到這樣一個地方,為了圓滿父親的願望,他就像父親建議:「父親!您自己選好一個好的地方,您看好後,我就依您選的地方埋葬。」父親就接受了他的建議。

有天他們就一起出外尋找,但都遍尋不著。他們來到了靈鷲山,在靈鷲山有三個小丘,中間有一塊寬闊的平地。Upasālaka很喜歡那個地方,就跟兒子說:「我要埋在那裡。」

佛陀因為慈悲,在黎明前就觀察因緣,已決定這兩人是他今天要度的對象。佛觀察到這兩人今天都會得到果位。

當這對父子決定好墓地後,就從山上下山。此時,佛也來到了靈鷲山的山腳下,剛好就相遇了。佛先問Upasālaka:「你們從哪來?」Upasālaka就說明原委,並告知佛陀,他們在靈鷲山的山頂上,選好了墓地,正打算離開。佛說:「這樣我也想看你選的墓地,你可以帶我去看嗎?」於是,父子二人就帶佛上山了。


三個人到了那地方後,佛陀就向他們開示:
Upasālaka婆羅門!在這塊墓地上,單單你Upasālaka的過去生,葬過的遺體已經一萬四千多次了!Upasālaka!在這世上從來都沒有未曾埋葬過遺體的地方!佛陀以智慧觀察後,這麼告訴Upasālaka

佛說:「你們一直找墳地是沒有好處的。你們應該尋找佛法,這我會好好教導,你們要仔細聆聽。」佛說:「你們要找的佛法有五種。」

一、真實、真理(sacca
    指毗婆舍那智,是出世間法的根本佛法。你要找的不是墓地,你要找的事以四念處修行,獲得毗婆舍那智的人。有毗婆舍那智的人,他會引導你,在他的教導之下,好好用功,你會獲得毗婆舍那智。毗婆舍那智是出世間法的基礎,你的身心會輕安,這是你要找的。

二、法(dhamma
    出世間法、道支、果支與涅槃。你應該找已經得到道支、果支的人,找到他們你可以獲得出世間的佛法。

三、不害 (ahisā)(現場譯者譯做 善良, 原義是 不害)
    有生命的動物彼此不虐待、折磨、破壞。對於有生命者,不可以造成他們身體、心理的痛苦,也不能損害他們的利益。若我們有權威,不可以權威去傷害他人。ahi包含慈心,如同我們珍愛自己的生命,我們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ahi也包括悲心,對於生活上比我們生活條件差者,我們應好好照顧他人,憐憫他人,將心比心對待,這是憐憫心。ahi也包含喜(muditā), 對於知識、財富比我們好的人,我們要高高興興的,這樣我們心裡會產生喜。若我們看到他人太苦,但無法幫助他人,此時我們要想,這是眾生的業來的。我們要平等對待,這是捨(upekkhā)

    Upasālaka!你要找具足慈悲喜捨的人。具有ahi法的人,在他的引導之下,向他學習,你也會具足ahi法,你也會成為一位好人。佛說善良的聖者,他們不會用折磨的方法來對待人,有一天你會知道善良的人的心態。

四、戒德 sayama (意思是自制, 自我抑制, )
    具足道德品行者,不會去殺害他人的生命。若殺害他人後,才會有生命,這樣的事情不去做。我們不去偷盜,若去偷盜才會富裕,這種事情不可做。已經具有夫妻者,不可以邪淫,這也要避免。若為了他人的利益而令他人損失,如律師以不當的方式欺騙他人,這也是應該避免的。不可以挑撥他人,不可以因為忌妒他人恩愛而挑撥,當親子或夫妻失調,我們好好調解,這也是sayama。喝酒、吸毒的事,不可以去做,要禁止海洛英等毒品。他人的東西,我們也不該奪取。佛對Upasālaka說:你務必找到有戒德者,在他指導下,也會具足戒。

五、調伏、克己(dama守護六根門)
    身、口、意三業上,為了不產生不善法,所以一直維護。所以你要好好找身、口、意皆能觀照的人!怎麼能在六根門上不產生煩惱?由我們來訓導。當我們看到所緣有可意、不可意的時候,為了不產生煩惱,我們一一觀照好我們的心,就是dama。我們聽聲音的時候,不產生煩惱,就是管好我們的心,就是dama。嗅的時候、嚐、觸、想皆能觀照好,就是dama。已經用毗婆舍那智淨化過的心,就能產生智慧,我們要找到這樣的聖人。跟智慧高者學習,我們的智慧也會越來越圓滿。毗婆舍那智、好的行為,這些都是dama

所以佛就對父子二人說:「你們辛苦去找墓地沒有利益,你們應該找這五法。你們真的找到這五種佛法,你們已經經歷世間、出世間的利益,就不會再輪迴了。」

佛跟他們開示的當下,他們觀察自身的名色法,一層一層地證得毗婆舍那智。當佛說完,他們已證得須陀洹果。

我們再總結這五法:
一、sacca:出世間法的基礎毗婆舍那智。我們務必體驗毗婆舍那智,這是yogi的責任。
二、Dhamma:出世間法的道支、果支。
三、ahiṃsā:不害的四無量心,在內心也應如此發出。
四、Sayama:戒德
五、Dama:六根門的修持、守護六根

所以,每位yogi的內心,應具足此五種佛法。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翁山蘇姬與禪修:電影《昂山素姬》觀後感

原文出處 第272期明覺雜誌

                                             昂山素姬說:「不是權力令人腐化,而是恐懼。」


素姬為了緬甸人民付出極其重大的代價。楊紫瓊演絕食抗議瘦得嚇人,出了很大的力用心去演。當中與丈夫分離的痛苦,描寫得很細膩。被抓的學生被殘酷對待,很驚嚇……這一切都令人感觸流淚,尤其因為想念曾經對我非常好的緬甸人。

曾受過善良的緬甸人民極大的恩惠:在仰光、Pyin Oo Lwin的Chanmyay 、 Panditarama及Shwe Oo Min靜修中心,我得到法師指導,修習內觀及慈心禪。熱心的義工天天為我們奔走辦簽証、買東西、煮飯、洗碗。他們很明白心的運作,致力對付自己的貪嗔,也盡心盡力慈母一樣照顧屬靈上像嬰兒一樣的初學者:種種要求、諸多不滿、動作粗魯……問他們那兒來的耐心?有一位義工慈祥地回答:「你們遠離了自己的國家,老遠的來到這兒學習,修行一點也不容易,理應好好照顧你們。」我的心十分十分感動。每次離開,感激之情躍然,只好看著眼淚流下來。《昂山素姬》上畫了,當然要入電影院。看到緬甸的土地、天空、大金塔,稍解對緬甸朋友的思念。

一次,一位緬甸義工駕車載我和另外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去一個地方,經過素姬的住所,茂密的樹葉重重圍住,上面有民主聯盟的紅色橫額及旗幟。義工朋友說:「Panditarama Sayadaw 教過昂山素姬禪修,所以軍政府也不喜歡禪師,多方留難。」我就知道,素姬一定有很好的修行。幾個月前接待Daw Than Myint,她提到過素姬一被軟禁,Chanmyay Sayadaw 即到她家裏探望並指導她修行。及後軍政府進一步禁止Sayadaw的到訪。

可惜電影中沒有素姬打坐或行禪的鏡頭。

一位記者曾問素姬:「為甚麼你和別人交談時總是多次談論信仰?」她回答:「因為政治是關於人的,我不能將人和他的精神價值分離開來。」在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禮上,兒子亞歷山大代表母親領獎致辭時強調了素姬的精神目標:「儘管我母親常常被描繪成一位用和平手段爭取民主的政治異見者,但我們也要記住,她的追求在本質上是精神性的。」

閱讀Freedom from Fear and Other Writings這本收錄有關素姬演說、書信和訪問的文集,在“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一文中,她講述了緬甸的風貌、歷史及從佛教衍生出來的節日。她結合了緬甸古王朝的興替,扼要地講述佛教流派的演變、歷史及佛陀的教法,包括八正道、持戒及對解脫的追求,充份顯示出她對佛法的熟悉及熱愛。在〈超越恐懼的自由〉(“Freedom from Fear”) 一文中,她對人心有很仔細的分析:「不是權力令人腐化,而是恐懼。掌權者恐懼失去權力。貪徒權力的人恐懼腐敗政權所帶來的災害。大多數緬甸人都明白有四種腐食心靈的元素。貪欲:被所愛的牽動,離開正道;偏狹:選擇不正確的方法對抗得罪自己的人;愚痴:導致扭曲;以及恐懼。而最可怕的可算是恐懼,因為它會慢慢蠶食所有對善與惡的概念,恐懼出現得是這麼的頻繁,是另外三種腐敗的根本。」

她能夠說得出這番話,肯定對心的運作曾有密切觀察。她也能體驗無我,被釋放時對囚禁她的人沒有怨恨,只說:「沒有壞人,只是有人做了不好的事。」她離開被軟禁的住所後,在的士,在別人的家中,在公眾場所,常常見到自己的肖像。她嚇了一跳,沒有黏著被崇拜的快感,反而是感到不自然,她謙虛地說:「對民主的追求,不在於一個小女子的個人表演。」可見她的自我是多麼多麼的小;平實、謙和,這是多年以來修行的結果。她獲釋後大方地出席官方為他父親舉辦的紀念活動,甚至表示可動用她在國際的影響力,幫助緬甸政府免於外國的經濟制裁。
她能結出美好的果子,這是可以預期的,因為她有修行,故此她能穿透心中的恐懼。她不是孤單的,因為她有整個豐富的佛教的傳統支持著她、有修行的僧團支持著她。不同宗教、種族、膚色的人,都愛憐她、祝福她。她心靈上,有兩個偉大的人物作嚮導:一個是她父親,引領緬甸人民脫離英、日統治的昂山將軍,另一個是甘地。電影中多次出現昂山將軍的肖像,另外女主角及女學生都看甘地的書。他們的精神內涵是共通的;二者都有勝過恐懼的自由。

其實昂山將軍死時,素姬很小,只有兩歲。她對父親的認識主要來自當外交官的母親,以及她搜集的有關父親的文章;她發現與父親有相同的理念,建立了強而有力的心靈上的連繫與承傳。昂山將軍曾鼓勵國人不要借用他人的勇氣,自己要敢於成為偉大的人。甘地能鼓動印度人勇敢地面對虐打而不反抗,堅決地保持心中的平和,以達到外在世界的和平。這樣的修行需以紀律不斷地維持。素姬是一個很有紀律的人;她去年更曾透過視像對話勉勵港大學生要有紀律。她軟禁在家的日子一定繼續修行,每個動作都盡量保持正念,包括她常要進行的電器維修。可惜電影未到這個深度。女主角流露的哀痛、倔強及憤怒,可能略為多了。當然素姬也會痛苦,一定也會哭,可是她也更可能是以內觀觀照著心,不會抑壓,也不會牽扯得太久。因為她體驗過任何情緒都是無常的。故此她能說:「無畏也許是一種天賦,但更可貴的是通過後天努力而獲得的勇氣──那種抗拒個人行為被掌控的習慣而獲得的勇氣。」

能靜靜地坐下來45分鐘保持靜止和專注,自能體驗對身體僵麻的恐懼、對內心深處不安的恐懼;以及慣性對恐懼的逃避、抗拒或嗔恨。然而,禪修者就是這麼堅定不移地坐著,坦然地覺知這一切。漸漸,會發然一種新的可能性,以好奇心、感恩、信心、慈愛磨練出以平靜面對恐懼。表面雖然動也不動,卻是一直地往內心旅行、探溯、反思及學習。真正的自信是這樣磨練出來的。

不過,內觀是可以很乾澀的,有時可轉做一下慈心禪。Chanmyay  Sayadaw形容,好比一個在烈日下行走很久的旅人,在樹蔭下稍稍歇息。慈心禪是重複簡短的祝福的句子,訓練心專注在善念上,培育慈愛的品德。我肯定素姬有修習慈心禪。1988年8月26日,她在仰光大金塔首次向大批群眾發表演說,是這樣收結的:「願所有人都有紀律、團結。願我們常常持守正確的原則行事。願大家脫離所有災害。」
她對香港大學的學生說過這樣的話:「學習最高的形式是能為世人付出關愛、擔負責任;並獲得知識,能把關愛化為具體行動。」對於這些,她在佛法的教育中,在父親身上,在聖雄甘地身上都一一獲得了。

我在很多很多美麗的緬甸人民身上也看到了。
願素姬平安。緬甸人民平安。願眾生平安。

更多對紀律、內觀的修習,可參看:
One Day At Panditarama Forest Centre 2003-2004

2012年3月份禪修營薩薩那禪師(Sayadaw U Sasana)開示(八)

        點:松鶴蘭若
        間:2012/03/19
        題:五蓋

今天講述的內容是採自經典所介紹的五蓋。這五種心理狀態之所以被稱為蓋,因為它們會阻礙善法,會覆蓋道支、果支、禪那智慧的生起,會阻礙智慧的生起,令人無法了知。五蓋有:1.欲貪 2.瞋恚 3.昏沉與懶惰 4.掉舉與後悔 5.懷疑

一、欲貪
依照四念處坐禪或經行時,不斷地觀照的心觀照所緣目標,可是有時心跑掉了,去想未來禪修時的事,或想跟某人講話,或未完成的事情,想著色、聲、香、味、觸等欲貪蓋。有時坐禪、行禪時,性欲產生,這也算欲貪蓋。欲貪蓋生起,所緣與心就無法恰恰好。若生起要觀照「想、想」。慾望若還沒消失,就一直觀照。要斷除,就是我們一一觀照心念,待消失了,再回去觀照所緣「腹部上下」。

欲貪生起時,毗婆捨那智就不會產生了,所以將欲貪稱為蓋。因此佛陀將欲貪比喻為債務。欠債者在債主面前都低頭彎腰、忍氣吞聲啊!當貪欲生起時,要像還債一樣,務必盡快觀照!

二、瞋恚
瞋恨、討厭、聲氣、不滿意等等皆是。當產生瞋恚時,務必觀照「生氣、生氣」,直到消失為止。與人相處產生生氣或不滿意時,都要小心。所以佛說瞋恚就像傳染病、痲瘋病一樣。如果有人感染了傳染病,即使家中有眾多財寶,也無法一一享受;縱有美好的風景、山珍海味也無法一一享受。他會一直喊:「痛啊!」叫苦的聲音不斷產生。


同樣地,當還沒產生瞋恚前,他會微笑;但一生氣,就無法微笑了。平時有可意的情形,一生氣,也無法享用了,多寶貴的話題都沒用。發脾氣者就像得了傳染病或痲瘋病,每個人都不想跟他靠近。

所以當瞋恨、不滿意在生活中生起,應好好觀照,直到消失。在生氣時,所觀照的腹部或經行,都無法了知毗婆捨那智或名色法,故稱為蓋。

三、昏沉與懶惰
對佈施、持戒等一切善法,都不想去做。當人沒有希望或目標,會變懶散:早晚課不做或要來禪修,但不想來的那一剎那心念,也是懶散。所以佛陀譬喻這如坐牢者或追流者。坐牢的囚犯,在牢外有娛樂味,大家都可以享受,但囚犯無法享受。他無法親眼看到娛樂味,所以無法知道娛樂味的情形。同樣地,懶惰的人不想打坐,禪修過的人跟他說佛法的好處,他也不想打坐,也不知道佛法的好處。

所以我們有時會產生不想打坐的心態,我們懷著就像囚犯一樣的心情,應該要觀照到消失為止。打瞌睡也是懶惰,精進力鬆懈了,根本所緣也就模糊了。昏沉時對於所緣,有時觀照、有時沒有觀照,正念沒有持續。若觀照得好,昏沉與懶惰都可以消失的。

對治昏沉,可以:拉拉耳朵,若還不行就站起來經行,否則去洗臉。再不行,就抬起頭看天上的星星。萬一都無效,就回寮休息。這是佛典記載的方法。 

四、掉舉與後悔
掉舉意指心散亂、不集中。後悔是追悔惡作。對於以前所說、所做,認為有不良善處,而好的還沒做;這都是追悔。我們應該打坐時,卻東想西想,這就是散亂、掉舉。有時禪修者禪修了很久,卻沒什麼效果,就東想西想,這也是掉舉的狀態。

佛譬喻掉舉就像奴隸或被奴隸般。他們身不由己,只能依主人而辦,也是不自由的人。奴隸本身沒有自由的時候,同樣地,禪修時心東跑西跑,心不會產生定力,沒有定力,就沒有毗婆舍那智的時候。如果禪修時,想法太多,要懷著自己就像奴隸般,我要逃避被奴隸,一直觀照到妄想消失為止。

五、懷疑
懷疑佛、法、僧、毗婆舍那方法,則疑惑會產生。在禪修的過程中,想著:「腹部上下、坐觸、右步左步,只有觀照這些會得到涅槃嗎?」光這樣懷疑,他不會產生定,沒有定力哪有智慧?有時候修了那麼久,「教的老師有沒有錯啊!這樣簡單的方法能到道智、果智嗎?」就應一直觀照「懷疑、懷疑」。

佛譬喻這如同旅客走到叉路口。一個人想要買東西,他帶了錢,從鄉村出發到城市。土匪知道了,就尾隨著他。旅人發現了,不斷地跑,他跑到了個叉路口。他想:「我應該往哪邊走?」就七上八下地站在那裡,都不知道自己想了多久。後面的土匪跟上了,就殺了他,搶奪了他的財物。

我們就像旅人般,明明觀照地好好的,但有時懷疑就會產生。若如此就還在造惡業,有了惡業還會受苦。有時我們會想:佛陀真的存在嗎?跟佛陀一樣的僧伽存在嗎?這些都是懷疑蓋。

總結上述:
一、貪慾如債務
二、瞋恚就像得痲瘋病、傳染病
三、昏沉與懶惰如同囚犯
四、掉舉與後悔像奴隸一般
五、疑如同叉路口的旅客

五蓋一產生,就沒有定力,毗婆舍那智也不會產生。所以當有五蓋時,要好好觀照,直到消失。因此為了不產生五蓋,坐禪時要好好觀照腹部上下,行禪時要好好觀照,這是yogi的責任。蓋會阻止尋、伺等五禪支及毗婆舍那智的產生,會讓智慧變得薄弱。凡夫仍會有五蓋,但不用害怕,當出現時,好好觀照就好。當精進力鬆懈了,就會有蓋產生;所以觀照心應一個接著一個好好觀照。


【大越師補充說明:】
定力須透過五禪支才能排除五蓋。

定:專注、不散亂、專注力、觀照目標不費力。
剎那定:定力只維持一剎那,持續轉起。

定力聚集,心不動搖,貪就被止壓住。尋、伺足以隔離五蓋。尋是精進地將心瞄準目標。剎那定由前四個禪支支撐。定力需要平衡的精進力,過度的精進力會使定力散失。

但「定力」不能覺知目標,「剎那定」卻是靈光活耀。智慧發展即排除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