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佛教音樂--醒來(童聲)Buddhist song


How far from birth to death, is in the length of our breath
How far from confusion to consonance, when comes a sudden chance
How far from love to hate, you can't anticipate
How far from then or now, when laughter spreads somehow
How far from you and me forgiveness only
How far from heart to heart, the sky to the earth

從生到死有多遠 呼吸之間
從迷到悟有多遠 一念之間
從愛到恨有多遠 無常之間
從古到今有多遠 笑談之間
從你到我有多遠 善解之間
從心到心有多遠 天地之間

當歡場變成荒台
當新歡笑著舊愛
當記憶飄落塵埃
當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
人生是多麼無常的醒來
人生是無常的醒來

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在故事中找到屬於你的意義

許多在不同的場合、從不同的人身上聽來的故事,有不同記憶的一些讀者會對這些故事有不同的描繪;任何一個故事都有許多生動的說法。然而,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有些故事對我們而言是「新」的,是因為我們開始有了不同的視野,聽故事需要有反璞歸真的智慧,包括赤子之心與人生經驗,然而不是每一個讀者都能領會每一則故事,至少不是馬上。故事,就像靈性,無法以強迫的方式呈現,它必須以自由自在的方式湧現,最好能夠深植人心。

一位靈性教師提醒我們:「如果你在講故事時夠尊重你的聽眾,你就會尊重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結論。」另一位大師在他的一本書中,以一個故事來安慰面臨必須「解釋故事」這個不可能任務的人:

有一次,一個門徒抱怨說:「你講故事給我們聽,但是你從來沒有把意義也告訴我們。」

大師回答:「如果有人在送你水果前先咀嚼後再送給你吃,你覺得怎麼樣?」

沒有人可以為你找到意義。

連大師也不能。

摘自《誰能寫出玫瑰的味道?不完美.癮.靈性的自我關照作者:厄尼斯特.科茲、凱薩琳.凱遜

2012年1月28日 星期六

《成佛之道》讀書會

4dcb658a3c62d17c9700005e

初春捧書,綠意盎然,空氣中聞到草木芬芳、佛陀法味。
炎夏讀書,山靜水清,倒映心田的偈頌如詩如畫。
深秋閱書,楓紅紛飛,享受一場身心洗滌的森林浴。
寒冬覽書,霧光嵐景,呼著冷空氣,暖和在心頭。

                                                                               ~ 2012年天天「龍」是成佛之日

        間:2012/2/11起,每月第二、四個禮拜,週六 pm2:00~5:30

        點:法印讀書會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杏林巷3-3號 (近陽明山)

報名方式:【電話】 02-28933968
                     e-mail yinhan2005@gmail.com

帶    者:禪文法師、印融法師

         註:歡迎您隨時加入山上的心靈饗宴。



2012年1月25日 星期三

蘋果禪修

【講義雜誌B】第298期


透過「蘋果禪修」,你可以練習用心感受你所吃的食物。找一段空閒時間,準備一顆美味多汁的蘋果(或其他你喜愛的水果),並將蘋果切片。靜靜坐著,慢慢來不要急,讓心思專注在呼吸上,並且凝視著蘋果。用無我的心境看待這顆蘋果,也就是說,看見這顆蘋果中的陽光、泥土和水。將意識放在那些成就眼前這顆蘋果的萬事萬物。

盡情地享受這個時刻,緩緩地將一片蘋果放到你的嘴裏,並且專注於過程中的每個細節:當你將蘋果拿近嘴巴時,是不是已經開始分泌唾液?這片蘋果聞起來如何?用你的嘴巴、舌頭、嘴唇與牙齒,像平常一樣品嘗這片蘋果,也可以比平常更緩慢點。當你咀嚼時,注意蘋果香味與口感的變化。細細咀嚼,不要急。充分咀嚼後,吞下蘋果,並注意那個「是吞下這口蘋果的時候了」的感受。感受吞嚥的過程,看看你是否能體會到蘋果滑落胃裏的感覺。


吃第二口之前,停頓一下,調節呼吸,再一次凝視蘋果。用心注意吃蘋果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與細節,如此一來,你至少會用十五分鐘來享受一顆蘋果。如果你用一種正念、緩慢與享受的方式來吃這顆蘋果,你將不會再用過去吃蘋果的舊方法了。

當你能夠用正念享受一顆蘋果之後,你便可以嘗試用正念享受一整頓餐點:進食之前你凝視著食物,食用時仔細地咀嚼,不要著急,嘗試以一種很放鬆的方式吃飯。不時停頓並且調節呼吸,確認自己的飽適程度後,再開始進食。吃到什麼程度時,你會感到飽足卻不會飽脹?你是否可以在到達飽適程度時(或之前)就停止進食?或者,觀察你是否被習氣掌控著,讓你持續進食?如果是的話,察覺這個習氣,注意習氣是如何讓你繼續進食。用心感受當下的習氣,但不要抵抗─察覺它的存在就好。體驗這個習氣是如何在過程中流動,如何影響你的身體、思路與情緒。

當你可以用這樣的方式進食,試著將這樣的方式推展到你所有的飲食活動。意識你每次的咀嚼與啜飲。就像一開始吃那顆蘋果一樣,深入地、完全地享受整個過程,並放慢節奏。

用一種無修的精神練習,並且用快樂、平和、冷靜的心情練習。你不需要邊吃邊做事,你有權利專心享受一道餐點。如此一來,飲食再也不只是為了倉促滿足口腹之慾,而是變成了禪修的機會、修練正念的機會。飲食變成了引導你感受幸福的妙方。

不僅是進食,你也可以將這種正念拓展到生活中其他面向的感官經驗。你可以練習用正念來購物:慢慢地思量每一個物品。這件物品非要不可嗎?這個東西健康嗎?有時候,習氣讓你買了許多對你或對地球來說,根本不需要或不健康的東西。當這樣的情形發生時,如果你做得到,就改變它,如果還無法做到,那麼就單純地察覺它。保持正念能慢慢建立你做出智慧選擇的能力。相同地,你也可以將正念用在你所讀的文章或電視、電影及電腦裏所獲得的訊息。練習用心感受吸收這些訊息的過程,並且察覺它們是否影響我們的身心。

不要強迫自己放棄什麼事情,只要單純地意識它們的存在,然後,讓正念成為你的導師。正念是佛陀在你心中溫柔的呼喚,教導你如何將苦痛拋在腦後,最後達致佛陀的快樂幸福之地。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依偎在佛陀的膝上


佛陀說:「我教導一件事,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離苦之道。」

※ 注意呼吸。觀察最微細的感官變化。一種感覺消失後,就不會再回來了。
     注意這些感覺迅速開始與消失的過程。

  訃聞告知我們,我們正往死亡邁進的事實;就在同一頁另一頭,
印刷比較精美的出生宣告又顯示,我們正被逐漸取代中。

  死亡是永遠的同伴……總是走在我們的左邊,一步之遙……一直看
     著你,直到它伸手拍拍你的那一天……
     當你失去耐心時,你該做的事是……轉向左邊,問問死亡的意見。
     如果,死亡對你做個手勢,或者你倏然一撇,或者,你只是感覺你的
     同伴一直在看著你,那麼許多瑣事也就不再重要了。

 依偎在佛陀的膝上,讓愛、原諒與接納進入我們的每一個細胞。
     使我們能迎向苦難、轉化憤怒,並確實超越恐懼的掌握。

(摘自 蓋文.哈理森著《依偎在佛陀的膝上》)

2012年1月5日 星期四

我要更快樂

原文出處  2008-01 天下雜誌 390   作者:蕭富元 
 根據美國一份針對大學生的研究顯示,有四五%的美國大學生因嚴重憂鬱造成學習障礙;反觀台灣,在董氏基金會的調查中,每四個大學生中,就有一個憂鬱情緒嚴重到需要專業協助。
 為什麼這麼多人不快樂?如何才能學會長遠的快樂?
 能把冷門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變成最受哈佛大學生歡迎的課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班夏哈把快樂變成了一門顯學。他開的課,每學期都有上千名哈佛大學學生搶著選修。班夏哈認為,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誤認快樂的本質,以為快樂即享樂,因而產生不滿足。
 正向心理學相信,人最快樂的時刻,往往發生在自願努力完成某種艱難而有意義的工作,讓身心擴展到極致。在班夏哈的定義中,快樂是「能從生活中體會到樂趣和意義的感受」,換句話說,快樂是兼具樂趣(現在的好處)和意義(未來的好處)。要讓自己更快樂的方法之一,就是減少「該做的事」,增加「想做的事」。

  班夏哈在《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書中除了提出理論架構,也在每章結尾提出實際可行的練習快樂步驟,像是要建立習慣,每天睡前寫下五件讓自己覺得快樂、感謝的事物;在每天寫下自己的正面和負面經驗;懂得為自己找樂趣。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一種終極貨幣,這貨幣不是英鎊、美元或歐元,班夏哈說,人生的終極貨幣是快樂,可以買到日日喜悅、和永恆的自我實踐。
本書英文版在美國上市後旋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至今已被翻譯成十六種語言,在二十個國家發行。《天下雜誌》取得繁體中文版權,於一月底上市。以下為本書精采內容摘要。
※   ※   ※
大多數人都可被歸納成四種生活型態,並稱之為「漢堡模式」。「漢堡模式」的快樂模式
一種是不打算塞進嘴裡的美味垃圾食物,雖對當下有好處,使人心情舒暢,但會影響身體,這是享樂主義者的生活型態。第二種是專用健康食材做成的素食漢堡,對身體有益,但食用的當下卻享受不到樂趣,這是拚命三郎型的生活型態。第三種是既不美味又不健康,對現在、未來都沒有好處的虛無主義者的漢堡模式。第四種則是既可口又健康的漢堡,這是快樂開朗型的生活型態。
我們常以為,只要達到某個未來目標,就會產生成就感和平靜感,得到快樂。也常告訴自己,只要走出大學校門、獲得終身教職、賺到足夠的鈔票、擁有家庭和子女,或改變各種生活現狀,就能擁有快樂。
然而,當我們完成目標之後,立刻又恢復原有的快樂程度。如果總是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當我們達到自以為可以改善現況的某個目標後,這些負面感受可能很快又會死灰復燃。
拚命三郎的壓力多半來自掌控未來的欲望,只想「萬一」,不思考「現況」。鎮日活在緊張虛幻的未來,而不是平靜真實的現在,所以心裡總是惦記著下面的疑問:萬一我考試考得不好怎麼辦?萬一得不到升遷怎麼辦?萬一付不起新居貸款怎麼辦?他們不是全神貫注地活在當下,而是「對未來一無所知。」善用當下、周遭的快樂資源
還有一些人死守著過去,不願體驗活在當下的快樂,一再重演不愉快的往事。起初活得像拚命三郎,後來又成為享樂主義者;他們渴望恢復昔日的感情,卻無功而返;寧可轉戰各業,卻不願尋找真正的志業。這些人一心只想回到從前,為不愉快的生活找理由,卻浪費了快樂的潛能。我們不應該老是當過去或未來的奴隸,應該學會善用眼前和周遭的快樂資源。
為了體驗和實現快樂的生活,我們必須接受「把握現在」的觀念,也就是擁抱日常生活裡的一切事物。當我們從陪伴家人朋友、學習新的事物、參與工作計劃當中找到樂趣和意義,就能活得幸福快樂。我們的生活裡充滿愈多這樣的經驗,我們將會活得愈快樂。
一切就從現在做起。
《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作者:班夏哈,譯者:譚家瑜,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出版日期:2008124
如果你真心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快樂一點」,光看這本書是不夠的。也要用心地做每章文末所附的練習題,才能開始養成新的習慣,參加「快樂革命」。追求快樂不是你爭我奪的「零和遊戲」,而是一場「非零和遊戲」(nonzero sum game)或「正和遊戲」(positive sum game )。當我們幫助別人得到快樂時,也會找到自己的快樂。

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旅程中的同伴

看到一篇很感動的故事:
圖片來源:nothinglikeaustralia.com

在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所著的《玻璃珠遊戲》(Magister Ludi)裡。故事敘述在聖經時代有兩位知名的治療師,分別叫約瑟夫和迪昂,雖然他們的治療都非常有效,但兩人的方法卻完全不同。較年輕的治療師約瑟夫透過安靜、充滿啟示的傾聽來治療,朝聖的人都信賴他,痛苦和焦慮傾吐到他耳中,就好像水流入沙漠一樣地消失了,懺悔者離開時都覺得內心放空而平靜。相反的,年紀較長的治療者昂迪會積極面質那些尋求幫助的人,準確猜出他們未吐露出來的罪過,他是偉大的審判者、懲罰者、責罵者與矯正者,透過積極的干預來治療,把懺悔者當成小孩子來對待,提出忠告,以指定的苦修來懲罰,安排朝聖和婚姻,強迫敵人彼此和解。

這兩個治療師素未謀面,多年來兩人互把對方視為競爭對手,直到有一天,約瑟夫的心靈生病了,落入絕望的黑暗深淵,苦於自我毀滅的意念。由於無法用自己的方法自我治療,於是他啟程南下,尋找迪昂的幫助。


在路途中,有一天傍晚,約瑟夫在綠洲休息,遇見一位年長的旅者,兩人聊了起來,約瑟夫談到這次旅行的目的,年長的旅者願意當他的嚮導,兩人一起跋涉很長的路途,最後年長的旅者告訴約瑟夫自己的身分,無巧不巧,他本人就是迪昂,就是約瑟夫要找的人。

迪昂毫不猶豫地邀請這位年輕、絕望的對手到家中,兩人共同生活、工作了許多年。迪昂先是要求約瑟夫當僕人,然後提升到學生,最後則成為工作夥伴。數年後,迪昂重病,死前對年輕的夥伴吐露心聲,談到當年約瑟夫因可怕的疾病而啟程尋求老迪昂的幫助時,奇蹟似地發現旅程的同伴兼嚮導竟然就是迪昂本人

現在迪昂即將走到生命的終點,覺得是告訴約瑟夫真相的時候了。迪昂坦承那時對他來說,也向奇蹟一樣,因為他也落入絕望之中,同樣覺得空虛和心靈的乾枯,無法幫助自己,於是啟程尋找幫助,在綠洲和約瑟夫相遇的那一夜,他正要去尋找一位名叫約瑟夫的著名治療師。

赫塞的故事一直超乎尋常地令我感動,像是充滿深刻啟示的話,在給予和接受幫助、誠實和欺騙、治療者和病人間的關係上,深深打動我的心房。兩個人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接受有力的幫助,年輕的治療師受到呵護、照顧、教誨、良師的指導和父母般的養育。相反的,年長的治療師卻透過照料另一個人,藉著得到一位門徒,而收到來自子女的愛、尊敬,他的孤獨因而得到慰藉。

可是現在我重新思考這個故事,會覺得這兩位受傷的治療師或許可以為對方提供更多的幫助,他們可能與某種更深刻、更真誠、更有力的改變機會失之交臂。也許,真正的治療發生在臨終的那一刻,兩人誠實說出彼此是旅行的同伴,都只是人,道道地地的人罷了。二十年的守口如瓶,雖然彼此都得到幫助,卻可能妨礙了更深刻的幫助。如果迪昂臨終的坦承提早二十年說出來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如果治療者和尋求幫助的人能結合起來,共同面對沒有答案的問題,會有什麼結果呢?

這正回應出里爾克寫給一位年輕詩人的信。他在信上說:「要有耐心面對每一件無法解決的事,試著去愛那些難題。」我想再加上一句:「也試著去愛那些提出問題的人。」

(摘自《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歐文‧亞隆著,心靈工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