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行者觀照某個感官所緣的無常、苦、無我相時,那些錯認它們是常、樂、我而生的煩惱,就沒有機會生起。這是煩惱的暫時止息(tadaṅgappahāna,彼分斷),如《清淨道論》所說,這就如同「光明」藉由相反的性質去除「黑暗」。
片刻少量的內觀,即能暫時去除煩惱;但是若不持續觀照的話,那些潛藏在感官所緣中的煩惱(ārammanānusaya,所緣隨眠)仍會生起。智者應善加思惟《清淨道論》的說明。
如果像某些人所以為的那樣,只靠聽聞、思惟而得來的知識(sutamayañāṇa,聞所成智),就能引生內觀(vipassanā),那麼便有一個問題產生:內觀去除了潛伏在哪個感官所緣的哪個煩惱?其實,若沒有一個明確的所緣對象,這個問題將很難回答。
修習念處(satipaṭṭhāna)的禪修者,因為在名、色生起之時,即觀察那些正生起的名、色法,所以他有明確的所緣可觀察;但相對地,他同時也未觀察到某些所緣。
如此,他可以去除潛藏在那些被觀察的所緣裡的煩惱;不過另外潛蟄在未被觀察的所緣裡的煩惱,就仍然存在。所以對修四念處的禪修者而言,上述的問題是容易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