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彼分斷

當行者觀照某個感官所緣的無常、苦、無我相時,那些錯認它們是常、樂、我而生的煩惱,就沒有機會生起。這是煩惱的暫時止息(tadaṅgappahāna,彼分斷),如《清淨道論》所說,這就如同「光明」藉由相反的性質去除「黑暗」。

片刻少量的內觀,即能暫時去除煩惱;但是若不持續觀照的話,那些潛藏在感官所緣中的煩惱(ārammanānusaya,所緣隨眠)仍會生起。智者應善加思惟《清淨道論》的說明。

如果像某些人所以為的那樣,只靠聽聞、思惟而得來的知識(sutamayañāṇa,聞所成智),就能引生內觀(vipassanā),那麼便有一個問題產生:內觀去除了潛伏在哪個感官所緣的哪個煩惱?其實,若沒有一個明確的所緣對象,這個問題將很難回答。

修習念處(satipaṭṭhāna)的禪修者,因為在名、色生起之時,即觀察那些正生起的名、色法,所以他有明確的所緣可觀察;但相對地,他同時也未觀察到某些所緣。

如此,他可以去除潛藏在那些被觀察的所緣裡的煩惱;不過另外潛蟄在未被觀察的所緣裡的煩惱,就仍然存在。所以對修四念處的禪修者而言,上述的問題是容易回答的。

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正普行經講記》與智慧茶禪

馬哈希尊者講解《正普行經》,並強調這部經在禪修上的實際運用。這部經提出了對佛教原則基礎的綜合論述,有關對抗並克服我慢的方法與工具,它也給了處方。我慢乃是源於自我本位、憤怒、怨恨和所有其他仇恨的感受與懷疑。
再者,它幫我們指出應盡心實踐善行及內觀禪修的方法,去排除這些只會帶來罪過的那些人類的不完美和缺點。它也囑咐我們去修習慈、悲、喜、捨,並勤勉地遵循八正道,達至四聖諦(cattari ariyasaccani)的了悟,那將引領我們到達苦諦的終止,亦即涅槃,佛教的至善
本課程藉由共同研討《正普行經講記》一書,並加入智慧茶禪的練習,期能解行並進。讓學員能在輕鬆的日常生活中親嚐法味,則穿衣吃飯無非是禪了。



上課時間2014/9/30~10/28,每週二,19:30~21:30
上課地點MBSC台中教育中心
               台中市南區文心南路88813樓之7
帶 領 者:康素華居士
適合對象:有興趣禪修或學佛者或一般社會大眾皆可。
                     能夠全程參加優先錄取。
課程費用:隨喜
上課教材《正普行經講記》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陸續開放報名中,可中途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