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成就念護之心

       禪修進行的方式與《聖居經》(Ariyāvāsa sutta10裡面的偈句是相呼應的,該經云:Satarakkhena cetasa samannāgato成就念護之心。

        這句話的意思是:「希望你們可以完全成就覺知(mindfulness)心,以之作為防護。」如果成就覺知,這等同於到達聖者(Ariyā)的境界。當念頭生起的每一刻,培養覺知,讓心受到保護。如果具備了覺知,一個人就可以說是住在聖者所居之處,得到庇護,免於危險。每次念頭形成出現時,必須要觀照(comtemplate)它和標記(note)它,如果做到這樣,在每一次標記的當下,一個人已經到達聖者的住處,保護他免於墮落惡道的危險。如果持續增長標記心念的進度,將可以成就聖道(Ariyā-magga),究竟確保行者遠離輪迴的一切厄難和危險。如果能夠覺知每一個念頭出現,縱使未成就聖道,一個人也可以免於四惡道。如果在禪修時,死亡現前,他也必定逃離墮入四惡道的苦厄。持續的覺知或警覺心念或心識的現起,就是「聖者住處」(Ariyāvāsa)。


       「小心觀照和標記每一刻現象的出現,經常保持警覺」,這是我給予你們的格言。「小心觀照和標記每一刻現象的出現」的意思是,當每次心念生起時,均需要作出標記;也即是,當在看、聽、嗅、嚐、觸、想時,如果心念生起,標記每一個出現的念頭或心念。當看到某樣事物生起時,標記「看到」。還有,當心識在聽的時候出現,其認知「聽」的心亦應該標記。一定要時時刻刻「覺知」每一個心理活動。將覺知放進每一個聽的行為,嗅、嚐等等。就好像一個正在康復的人,在每次進食難消化的食物時,需要吃消化藥。在六根門前生起的每一個看、聽、接觸和認知,均需要覺知。這便能到達聖人的住處,它可以徹底防護一切危難險阻。

        如果你們培養「覺知」,不但覺知會生起,熱心修行和忍耐力將會自然地包括其中。這是正精進(sammāvāyama),正確的努力。三摩地(samādhi)也會在裡面。這是一般所講的正定(sammāsamādhi)。還有包括正確的見解,這是正見(sammāditthi)。伴隨正見的是正思惟(sammāsankappa),正確的想法,它們會一起出現。至於正語(sammāvācā)、正業(sammākamanta)和正命 (sammājīva), 是屬於戒律之道(sīla maggangas),這在受持戒條的時候已經圓滿。因此,整個八正道(maggangas)都包含了。「小心觀照和標記每一刻現象的出現(包括心理現象),經常保持警覺」,這個箴言簡要地說明聖者住處的教法。如果以念住(Satipatthāna)的辭彙來說,這完全就是念住的教法。根據佛陀的教誡(desanā):「汝等應成就不放逸」(appamādena sampādetha),這是不放逸的教法
appamāda dhamma11

摘自 馬哈希尊者著,陳永威中譯《蟻丘經講記》

註解:
10《增支部》十集(AN 10.20)第二救護品二十聖居二。(Aguttaranikāya
Dasakanipātapāi Nāthavaggo Dutiyaariyāvāsasutta
11 明法尊者增訂《巴漢詞典》「appamāda」成就不放逸︰與(正)念不分

離,於一切(時地)應該完全被做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