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八正道的修行方法

主講者 :  Sayalai 
             Daw Carudassini
口譯者 : 曾國興
整理者 : 釋善揚

      在佛教,八正道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沒有修八正道,是無法寂滅煩惱,也無法獲得道智、果智。反過來說,想要獲得道智、果智,即必須修八正道。

       八正道,首先要獲得的是戒,即正業、正語、正命。我們遠離說惡語、說妄語、說無意義的話當下就是成就了戒。正業即遠離了偷盜、殺生、邪淫,遠離了身惡行的部分,遠離了之後,就可以成就正業。以正命而言,凡是與生活有關的,我們當下遠離了惡行,當下成就的就是正命。現在講的戒,是還沒有禪修之前,自己須要具備的。戒是非常基礎的。所以它的另外一種佛教術語,稱為根本道。所以還沒有禪修前,自身要具備清淨的戒律。假如還沒修毗婆舍那前,在我們六門當中出現的所緣目標,它撞擊到我們六門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努力地去觀照。這種努力觀照,就是八正道裡的正精進。

        我們觀照的時候,比如觀察腹部起伏的時候,也必須把觀照心推動到腹部起伏的目標上面。這種把觀照心推向所緣目標的動力,也是正精進。除此以外,在觀照時,把自己的心,不斷投向、瞄準所緣目標,這種投向、瞄準的狀況即正思維。也是尋的心所。所以我們在觀照時,就具備了正精進,就是不斷地把心推向於目標上,而正思維就是瞄準所緣目標。假如具備這兩項,自然也就會升起正念。

       正念怎麼自然生起呢?重複而言,我們觀照腹部起伏的時候,必須要很努力地觀照到所緣目標,這種努力就是把心推向腹部所緣目標,也就是正精進,之後把觀照心不斷瞄準所緣目標,這就具備正思維。因為具備這兩項的情況之下,實際自己的觀照心緊緊地貼近在腹部起伏上面,這種緊緊地貼近在腹部起伏上面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正念。我們的觀照心,不斷地貼近目標所緣的時候,就生起了正念。有了正念之後,緊接著會出現所謂的正定。因為觀照的心是黏在所緣目標,所以觀照的心會落實在所緣目標,它會深植在所緣目標。所以我們在觀照的過程當中,無時無刻都具備正精進、正念、正定因為具備了這三個,我們在觀照的時候,就遠離了五蓋。遠離五蓋的時候,我們觀照所緣目標就會非常清楚。而且在觀照的過程當中,自己都是非常了解的,如實能夠觀照得到。當自己觀照所緣,自己會明白腹部起是一個、能夠觀照腹部起的心是另一個,它們是兩個。在我們經行的時候,我們具備正精進、正念、正定的時候,當我們實際在觀照腳的提起的時候,也會自己明白,提起的腳是一個,而實際了解提起的腳的原因是另一個。當下能夠很清楚明白名法與色法。

        分別明白名法與色法,這種明白絕對不是透過自己的思維,而所了解的。絕對是自己透過努力觀照,實際努力修行的情況之下,就分別明白這些色法跟名法。比如我們都有實際觀照到腹部起伏,或者我們有觀照到腳的提起,進而自己也會了解所緣與能緣。所緣就是我們應該要去觀照到的對象,也許是色法。能緣就是自己的心。所以當下都能夠明白名法與色法,當下也成就了正見。我們明白名法與色法之後,也會瞭解因跟果。比如說我的心想要彎曲手,所以我的色法有在彎曲,因為我的心想要伸直手,所以我的手實際也在伸直。因為想要做的心,而實際有在做。所以這兩者是有因果關係的,在禪修的時候,也會如實了解因跟果。同樣標記看的時候,自己也會明白,是因為有了眼睛,有色所緣,所以會出現果,就是看到的眼識。因為有耳朵與聲音,所以才有聽到的耳識,這個果。所以觀照的當下,也了解了因跟果。譬如我們觀照腹部起伏,因為有實際的腹部起,所以我們的心隨著去觀照,所以腹部起是因,去觀照腹部起的心,就是果。因為腹部實際是伏,所以有了觀照腹部伏的心識。所以腹部起是因,去觀照的心是果。假如腹部沒有起的話,根本也不會生起腹部起的心識。假如腹部沒有伏下去的話,根本也不可能生起腹部伏的心識。所以我們觀察腹部起伏的當下,也了解了因跟果。當下也就成就了正見。

        接著行者努力持續地觀照下,他進一步了解到,自己所觀照的所緣以及去觀照的心識,他們無時無刻都在生起又滅下去。而觀照的新的所緣不斷地生起,沒多久他就滅下去了。這種情形,就像有個人在入口守候著,他就靜靜地觀察,這條路經過的有多少人,有多少輛車子,從他的觀察裡面,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同樣地,行者在觀照的時候,也會清清楚楚了解到,所觀照到的所緣目標都是不斷地生起、滅去。而觀照的心也同時不斷地生滅。行者明白所緣、能緣都有生滅,因此明白所有的現象都是無常的,既然是無常,同時也了解這些所緣境也都是苦的。而這些所緣境都是無我,沒有自主性的,它本來就有這種現象。所以當下了解了無常、苦、無我。這種了解絕對不是透過思維了解的。而是透過自己努力修行,體悟到的現象。在修行的時候,自己都能夠明白了知名法與色法,也能夠了解到因跟果的關係。而且實際透過觀察了解到,任何所緣境的生跟滅,所以觀察到這些現象的時候,就遠離了過去的「常想、樂想、我想」,當下也能夠清楚明白無常、苦、無我。所以這種了解,也叫八正道裡的正見。

        以上,我們了解每一次的觀照裡面,就具備了八正道的五種正道。比如我們觀照腹部起,把心瞄準、投向於目標,腹部起的狀態,就是正思維。而實際觀照的時候,也必須努力去觀照到起,這種努力就是正精進。有了正思維與正精進的情況之下,當下就生起了正念。因為自己的心就能緊緊地貼著腹部起的所緣目標,當正念生起時,緊接著生起的就是正定,就是自己的觀照心,深植、融入在所緣目標裡。而溶入在所緣目標的同時,自己就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這些名法、色法,也能了解他的因果關係,也清楚觀察到它生滅所以在觀照的當下,也具備了正見。

        所以我們每一次的觀照,一次又一次的觀照裡,我們至少具備了八正道的五種正道。這五種道是配合在一起工作的,所以命名為執行道。而持守戒律是在修毗婆舍那前就具備了,而在修毗婆舍那時,也沒有所謂殺生的現象。在禪修之前,我們有持守清淨的戒律,所以我們在實際觀照的時候,有包括戒學在裡面。所以我們實際修毗婆舍那的時候,也具備這八正道。修毗婆舍那時,都具備八正道裡的五正道,也可以說在當下,都具備了八正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