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你腦內的兩個世界

《奇蹟》的作者 吉兒泰勒(Jill Bolte Taylor)因為哥哥被診斷出有精神分裂症,日後決定投入研究人類腦部科學。吉兒生為一位腦神經學家居然親身經歷過一次腦中風。1996年吉兒在睡醒的那一刻發現自己的­腦部出現了問題。一根血管在她的左腦破裂,並且在中風後的四個鐘頭內,看著自己的腦功能徹底退化。這段演講吉兒用生動的演講來講述她整個中風過程。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動畫_小真的六度波羅蜜

影片播放: 小真的六度波羅蜜 

中國時報【呂素麗/高雄報導】

     沒想到佛教片會這麼生動好笑!」、「連三歲的阿弟仔都喜歡看!」,曾榮獲金馬獎最佳動畫片導演康進和,以隔代教養為主題,融入佛教故事,以他母親與兩名孫女的真人故事為架構,拍攝「小真的六度波羅蜜」動畫片,尚未上映,已在網路延燒,至今有超過十萬人下載觀賞,內容感人。                                  

     康進和是高縣和春技術學院多媒體設計系教授,他曾以「少年噶瑪蘭」動畫片獲第卅六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片;他在佛陀教育基金會贊助下,花一年十個月拍攝淺顯易懂的「小真的六度波羅蜜」動畫片。


     為了角逐今年金馬獎,在和春技術學院主任秘書呂綺修支持,這部動畫片昨天起在高雄市和春戲院播映三天,免費招待民眾觀賞,昨天首日招待心路基金會喜憨兒及康澤幼稚園小朋友,反映熱烈。

     這部長八十四分鐘片子未公開放映前,康進和於今年三月間將片子PO上網,讓大家免費點閱下載觀賞,至今已經有十二萬人下載,另贈送出三萬片DVD,看過的人從三歲小孩到高齡老人家都有,許多人看了深受震撼,寫信給康進和,分享他們的感動。                                                                      

    「小真的六度波羅蜜」是真人真事,以康進和母親與孫女故事為架構,敘述隔代教養面臨衝突,小真的爸爸(康的弟弟)因案入獄,媽媽離家,她與妹妹由阿嬤撫養,因妹妹漂亮成績又好,她覺得奶奶較疼妹妹,導致她與奶奶關係惡劣,加上,小真前排沒牙齒,在學校受到同學排擠…。                                       

      諸多不順在一位師父給了小真一本「六度集經」後有神奇改變,小真意外進入書中的奇幻世界,展開一段又一段奇異的書中旅程,她開始發現世界並不是她想的那樣…,她接受佛法智慧,瞭解阿嬤辛苦,與同學關係也改善。


蘇格拉底教我的三堂課

【什麽是愛情】

有一天,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麽是愛情?
蘇格拉底說:我請你穿越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回來,但是有個規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於是柏拉圖去做了。許久之後,他卻空著雙手回來了。
蘇格拉底問他怎麽空手回來了?

柏拉圖說道:當我走在田間的時候,曾看到過幾株特別大特別燦爛的麥穗,可是,我總想著前面也許會有更大更好的,於是就沒有摘;但是,我繼續走的時候,看到的麥穗,總覺得還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後什麽都沒有摘到。
蘇格拉底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愛情。



【什麽是幸福】

還有一次,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麽是幸福?
蘇格拉底說:我請你穿越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麗的花,但是有個規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於是柏拉圖去做了。許久之後,他捧著一朵比較美麗的花回來了。
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美麗的花了?
柏拉圖說道:當我穿越田野的時候,我看到了這朵美麗的花,我就摘下了它,並認定了它是最美麗的,而且,當我後來又看見很多很美麗的花的時候,我依然堅持著我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再動搖。所以我把最美麗的花摘來了。
這時,蘇格拉底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幸福。



【什麼是生活】

柏拉圖有一天又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生活? 
蘇格拉底還是叫他到樹林走一次 
可以來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圖有了以前的教訓 ,又充滿信心地出去 
過了三天三夜,他也沒有回來

蘇格拉底只好走進樹林裏去找他
最後發現柏拉圖已在樹林裏安營紮寨
蘇格拉底問他:「你找著最好看的花麼?」 
柏拉圖指著邊上的一朵花說:「這就是最好看的花。」
蘇格拉底問:「為什麼不把它帶出去呢?」 
柏拉圖回答老師:

「我如果把它摘下來,它馬上就枯萎。
即使我不摘它,它也遲早會枯。
所以我就在它還盛開的時候,住在它邊上。....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你已經懂得生活的真諦了。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情緒的12堂課》

你與自己,一直以來,都維持著什麼樣貌的關係?
你是你自己嗎?或者你不敢是你自己?
甚至那個真實的自己,根本就不被你所接受。
是嗎?

你的存在,是為了成就自己的靈魂與肉身?還是只是為了完滿別人的生命?
如果你的存在只是完滿了別人,你能夠一生無悔地,認定這就是你應得的幸福,
而安於其中毫不怨懟。
你能嗎?

你投生此星球,只是為了努力累積擁有,以便向世界證明你的存在與價值?
還是你早已知道,自出生的那一刻,就具足了殊勝的價值,不需要透過外緣
證實自己的存在?

你認為,你值得只是為自己而活著嗎?

還是,只在被需要的時候,你的存在才是有價值的?


你願意相信,與自己建立真正關係的可能性嗎?你願意親手重新創造一個貼近實存的自己嗎?

你是否鎮日繁忙?忙著建築自己的版圖,忙著與更多人建立有利益取向的關係,忙著讓周圍的人更喜歡你、更愛你,忙著去上課成長,為的只是讓自己可以擁有更多技術,以便讓更多人需要你、喜歡你,讓自己有更多籌碼可以去交換你渴求的種種,更豐富生命中所有的關係。

是這樣嗎?

你惟獨忘記了一件事,忘記了與自己建立關係,一種真正的關係,沒有被任何外來指令污染的關係,一種直接的,不需要靠任何媒介去證明的關係。

一個不能辨識自己的心識波動的人,可以讀出別人的波動嗎?有能力更貼近地去理解所愛嗎?能夠愛其所愛嗎?他的愛能夠滿足所愛的人嗎?

眼前的你,又是誰?


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身體的情緒地圖》隨key

心裡會如實地反應在身體上,所以若要反思或反推心理狀態,可以透過「見」到身體反應。「見」到,表示內心有個「知」,開啟了「見」,「知」就會覺受到。如能不斷地接觸這過程,真知就會慢慢浮現。

當我們無法反應無法忍受的經驗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離開身體,讓自己覺得麻木、空白和分離,藉以減輕痛苦。在真實的世界裡,離開身體反而變成有利的做法。為了逃避痛苦,我們必須從身體感知中抽身。然而,身體如此聰明,它就是一個忠實紀錄器,記錄下巨細靡遺的生命經驗。像是童話故事中的孩子,總是沿路留下麵包屑,藉以在森林中找到回去的路。我們的身體也在每一次停止感受的地方留下符號,像是麵包屑——永遠的證據,為的是讓我們找到回家的路。

離開身體就是遠離感官,遠離有威脅的情緒,為了避免直接經驗到那正在發生的種種,我們切斷和自己的聯繫,拔掉和自己聯繫及世界聯繫的電源。

掌控是很費神的,要花很多精神去維持、去過濾什麼是可接受的、什麼是不可接受的情緒和經驗。那些精神和心思正是最寶貴的生命力。每當我們掌控哪些是我們要經驗的,就犧牲了一些活力。不少案主找我治療,要我幫她們去掉某些不愉快經驗,保留某些經驗。然而只想留取愉快經驗的選擇,往往會失敗。案主得花上很多時間才能了解,其實真的讓他們痛苦的不是那些不愉快的感受本身,而是為了把不愉快經驗摒擋於外所費的心思和力氣。

【重新找到身體的界線】


界線有三種:
融合 / 接觸 / 疏離
  
我的身體經驗教我體會到選擇、緊握和推開三者之間的分別。當我是身心交融穿透狀態時,身體同時感受到警覺和放鬆,我的呼吸很完整,身體動起來很快樂。當我在融合(執取)狀態時,我找不到我的身體,沒有感覺,甚至可感到戰鬥/逃走/靜止不動等三策略隨時準備好啟動;疏離時,我可以感受到防衛系統蠢蠢欲動,覺察系統都被防衛系統主宰了,不論它是在降低還是升高身心的運作。

只有在接觸的狀態下,我覺得最好玩。我既是我自己,也是口中那片美味的餅乾,或是眼前發光的樹,因為我是在身心交融穿透的狀態,我可以更深刻地感受,究再那一瞬間,我感受到自己就是可口和發光。

我的快樂大半來自身心交融穿透狀態,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都可在此駐足。快樂不是來自冰淇淋,而是來自可穿透經驗的意願。生命的快樂泉源不是因為丟開痛苦,而是在於可以自由進出感動的經驗。

【動態之輪四階段】

1.      覺察(awareness):有能力感覺和表達是復原的關鍵,例如「我的頭好像遭到電擊般的疼痛」、「我的腳好沉」,這種感受能力和清楚表達就是一種力量,重新做為身體的主人,也是身心轉化的油料。   (這真像禪修時的標記…^^

2.      擁有(owning):也就是誠實地說出經驗,承認內在世界是一個屬於自我的世界。有時我們會否認一些事情,把它投射到別人身上。如果繼續讓別人為我們生命負責,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交到別人手中,因為唯一能夠感受到自己活著就是掌控他人。只有說出真相才能觸及那最原始的、沒有被滿足的痛楚,並且重拾自律能力。

3.      接納(acceptance,作者後來更名為感激):我們不滿意自己,包括身體的外觀和表現於外的樣子,視身體為沉重包袱。這樣的認知會影響到身體這個媒介是否正確接收到感覺。這種銘記往往鎖住身體的某部份,造成緊張、受傷、生病,例如性的羞恥會儲放在骨盤、無力感儲放在胸部無論是頭痛、喉嚨痛或是胃痛,都反映了某一部份的心理問題。如果我們覺得缺少愛的感覺,呼吸會低而淺,低而淺的呼吸是要切斷感受,也是在豎起防衛、拒絕歡樂。第三個階段的接納,是經驗過感覺過程後,決定放下。

4.      行動(action):清醒、負責、接納地看待自己,並且和世界連結。……
…………………………………………………………………………………………..
正念禪修是連結身和心的最佳途徑 ^^

侯俊明談文字與書寫(帕夫洛夫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