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2010心理學年會筆記 part3_從拉岡到佛洛伊德:如何閱讀臨床文本?

這屆聯合年會假實踐大學舉行,校內有三棟大樓同時舉行著不同場次的演講或工作坊。所以參加這個場次後,往往得再趕到下個場次的教室。這對於毫無方向感的路痴而言(恩~就是在下!),實是一大考驗。
拉岡這場座落於圖資大樓,地面上層屬圖書館館區(類似誠品的風格,從玻璃牆面透視……雅痞式的貴族擺飾,看來學生繳了不少學費啊!)。講座教室位於地下室二樓,建築相當後現代,抬頭就可以看到燈管等大型建物,有著裝置藝術展館的風味。
趕到教室時,演講已經開始。還好仍有空位……
知道拉岡是幾年前就讀慈濟宗研所時,聆聽余德慧及鄭印君兩位老師介紹過。當時的認知是從宗教文學切入,因覺得拉岡某些論點與佛法極像,也就一直對這位大師有著深深的好感。
這次的講者是位精神科醫師,從精神分析的領域談拉岡多了些趣味。只是……講述過程中,演講者不停地來回走動……看得我頭都昏了,最後決定不再抬頭(我還是有認真聽啦!)才較能專注於演講內容。以下摘自年會手冊及個人筆記(多數是講者講義):
主講者:王恩南 (吳火獅醫院、台北醫學大學)

拉岡的作品向以艱深晦澀著稱,作品中常被引述如謎語的命題(如:無意識具有如與言般的結構,或主體從大寫他者處以反轉的形式接收到自己的訊息等等)令讀者望之卻步。然而拉岡的早期工作(1936-1953)卻以回歸佛洛伊德為職志,致力於閱讀與註解佛洛伊德的文本。從兩個作者的文本之間進行對照閱讀,讀者可清晰爬梳拉岡思考的脈絡。他反覆地在其中追問:佛洛伊德所要揭示的分析經驗為何?對拉岡來說,只從案主自我剖析的個人心路歷程去理解其分析經驗並不足夠。他認為唯有將分析進程視為辯證的開展,視為案主與分析者兩個主體之間為尋找真實達案而進行的互動,才有可能從中揭示案主症狀所傳遞的訊息。在互動中生產的臨床資料(夢、口誤、相關語等)——如案主的症狀,可依此建構出各種文本,而精神分析意義下的臨床正是由這些文本交織而成。因此,要理解臨床經驗,先要拆解寫在不同文本相互指涉的訊息。

要能閱讀臨床文本,需要先熟悉文本書寫的方法。不同的文本依循不同的規則寫成,正如案主和分析者所生活的社會也依循某些規則構成。拉岡試圖從人的科學相關領域如人類學、語言學等那裡,尋求理解這些規則的方法。依循佛洛伊德以開展的道路,拉岡使精神分析在臨床文本的閱讀上得以和其他領域對話。

    分析的形式:
  1. Thematic:說者敘述的事件
  2. Discourse:類似外交辭令,實際上要說的與說出的不同。
  3. Dialectical
à 真實答案?
à 分析者作為訊息接收者與反射者

    多重文本如何在分析中被建構起來?
à 弦外之音是對誰說?

    夢是願望的完成,不是願望的實現。

    朵拉 / 拉岡 真相的發展:
/.案主會認為我的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
 à 案主:真相就是如此明確啊!
   /.如此諮商者如何處理?
     à Freud反問朵拉:當K太太與妳父親外遇時,妳在做什麼?
        朵拉:在幫忙照顧K太太的小孩。
     è因此,朵拉成為共謀。(辯證的反轉)
   /.朵拉其實有著忌妒,這個忌妒來自更深層的伊底帕斯情結。
   /.一個真實的父親不一定是象徵的父親。
   /.朵拉到底在K太太身上看到什麼?真相是朵拉與K太太有著異於常人的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