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四正勤

「正精勤」(sammappadhāna),有四種功能:
努力令未生起的「惡不善法」,不生起;
努力去除已生起的「惡不善法」;
努力令未生起的「善法」生起;
努力維護、增長、圓滿已生起的「善法」。

(1)
「未生的惡不善法」,意指自己未犯作,但見到或聽到他人所犯作的殺生、偷盜、妄語等不善行。當見到或聽到別人造作這些不善的行為時,應警剔自己要小心避免造作類似的行為。比方說,看到別人因罹患痢疾而受苦,我們就應採取預防的措施,如維持整潔的環境以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有害的食物與飲水等等。同樣的,我們應把別人的不善行,當作一種警訊,提醒自己應有所作為,以避免類似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2)
我們應努力避免過去曾生起的惡不善法,再次生起。就此,也包含努力斷除「隨眠煩惱」。

(3)
「未生的善法」,指尚未在自身裡生起的,因「施」(dāna)、「戒」(sīla)、修」(bhāvanā)的實踐而引發的利益。譬如,以前未曾做過「布施」善行,像供養僧團食物、衣服等的布施 (dāna),應在自己的能力、狀況許可之下,開始進行。再者,「戒」是行為的準則,所有佛教徒都必須持守基本的「五戒」(pañcasīla),如果還沒有做到的人,就應該即刻奉行。
進一步的,佛教徒也應當盡可能地受持「八戒」,乃至還應當努力實踐「禪修」(bhāvanā)。禪修的實踐,約可分為「奢摩他修行」與「毗婆舍那修行」二類。若要修習「奢摩他修行」(samatha-bhāvanā)或者說「定」(samādhi)的話,可依「佛隨念」(Buddhānussati)——反覆思惟、憶念佛陀的功德——等業處來修習。
(vipassanā-bhāvanā)。「毗婆舍那修行」嚴格要求禪修者投入最大的精進,這樣的嚴格要求絕對值得!因為若能盡最大的努力投入毗婆舍那修行,依毗婆舍那修行所獲得的利益將會迅速地增長,且這些利益會於修行的道路上一路支持著禪修者,直到他的修行究竟圓滿。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毗婆舍那的修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就是為何大多數人仍未修習毗婆舍那的緣故,也是為何我們竭盡所能地教導大眾學習毗婆舍那的簡要方法之原因所在。聆聽如我現在的說明,你們應該要能夠從中學得如何在家中修習毗婆舍那的方法,並在智慧的道路上穩健地前進。古代的[一位女居士]瑪蒂迦瑪妲(Mātikamātā),就是依照這樣的學習方式而成就「不還果」(anāgāmi)的。

在今日,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僅僅禪修數日,就得以修得毗婆舍那智。善根較深厚的人或許可以在七日內修得毗婆舍那智,其他的人可能就需要十五天、二十天乃至一、兩個月的時間。需謹記在心的是,禪修者應盡最大的精進,且延續此精進直到至少證得「預流道」(sotāpattimagga)(第一聖道)。這就是第三「正勤」——以最大努力證得尚未獲得的善法(在此,即指「預流道」)。藉由正勤,將能斷除「有身見」。在此之後,禪修者仍須依於正勤依序地證得「一來道」、「不還道」及「阿羅漢道」。

(4)
努力維護、增長已生的善法,乃至成就最終的目標。此意指,努力持續已有的「布施」等善行,並且還要努力證得「禪那」、「道」、「果」等善法。特別重要的是,要盡最大努力去持續「毗婆舍那善」,並證得更高的善法。無論如何,我們應竭盡所能地持續精進,直到證得最後的阿羅漢道。

如此,佛陀勸誡比丘們應該即刻付諸行動培養正念,藉由正念的修習,讓自己從「有身見」解脫。

( 本文內容 摘自 馬哈希尊者所著 / 溫宗堃中譯 《毗婆舍那講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