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經典中,「念」(sati)經常和「正知」(sampajañña)並用à 念正知。念是在一種完全接受的心境中,運用於「單純注意」。正知則是當任何一種行動被需要時,才開始進行作用,包括積極省察所觀察的事物。這兩個詞可當作正念或念處的一般區分,表示它運作的兩種特有模式,我們應先認識這兩支區分。
一、念:單純注意
(一).什麼是「單純注意」
「單純注意」是對於實際發生在我們內外諸法的清楚與一心的覺知,念念相續。它稱為「單純」,因為它只照顧一個念頭的單純事實,無論是透過身體的五根或心,即佛教徒所說的第六根——意根。照顧這六種感官印象時,注意力或念保持只是單純記錄所觀察到的事實,而不對它們做出身、語、意的主觀反應(喜愛、憎惡等)、判斷或反思。若練習「單純注意」,時間不論長短,任何這類評論在心中生起時,都把它們當作是「單純注意」的對象,且不拒不求,在短暫注意之後,便放過它們。
「單純注意」是由紀錄單純、確切的對象而成。這工作不如表面所見容易,因它並非我們日常所做,必須以平等心進行觀察。通常人們不關心「如實」的平等知識,只在乎「操控」,並從寬或窄、高或低的私利觀點去評斷它們。「單純注意」的任務是去除那些外來的夾雜,保持單純的認知。這將需要不斷練習,過程中愈來愈敏銳的注意力,將由粗到細逐步篩除外來的夾雜,只留下「單純對象」。
(二).「單純注意」的價值之一:認識心
心是我們賴以生活的基礎,但它卻又是最難以捉摸與神祕的。然而,藉由先耐心地注意心理過程的基本事實——「單純注意」,將能為晦暗神秘的心注入光明,並掌握它難以捉摸的流動。
1. 允許事物為自己說話
念的系統化練習,從「單純注意」開始,將能提供關於心的控制、開發與究竟解脫等,具有實用目的之所有內心知識。
單純注意先允許事物為自己說話,不急著插入作最後的宣判。單純注意給它們一個充分發言的機會,由此行者將了解,它們對於自己事實上有許多話想說,但先前大都遭到忽視,因為輕率或遭一般日常生活中的內外雜音所掩蓋。因為「單純注意」看事物不帶偏狹或品評的習慣判斷,以新鮮的眼光看它們,宛如初見一般;因此事物便逐漸顯露出新鮮與有價值的內涵來。
2. 揭露心理變化的本質
練習單純注意時,最先強烈衝擊觀者內心的可能會是直接面對持續變化的事實。就佛法的術語來說,就是「三法印」中的第一個:「無常」。「單純注意」觀察到事件無盡的生死相續,將成為強而有力的經驗,並對於禪修的進步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從剎那無常的經驗,將衍生出另外兩個法印:直接覺知「苦」與「無我」。
3. 幫助人達到「無我」的真諦
藉由集中於感官認知上的單純注意,物質與心理過程的差異特徵(名色分別),它們的相互關係與交互作用,以及心的基本「客觀」功能,將益發清晰。經歷「單純注意」的練習之後,在處理心理事件時已產生某種經驗的深度與廣度,對於禪修者而言,它將成為一種立即的確定感:「心不外它的認知功能」。在認知功能的背後或其中,找不到任何個體或實體。人們藉由自己的直接經驗,因而達到「無我」的真諦,暸知ㄧ切存在皆無恆存的實體。
(三).「單純注意」的價值之二:引導心
在這個世上,人類製造的痛苦大都不是來自刻意的邪惡,而是來自無知、輕忽、草率、魯莽與缺乏自制。片刻的正念或明智觀察,經常就可防止影響深遠的痛苦或罪惡。藉由行動之前的暫停,在單純注意的習慣性態度下,人們將可逮住那個決定性但很短暫的剎那,下一剎那情況就可能完全改變。
1. 讓人隨時有反省的時間
單純注意能減緩或甚至停止思想到行動的轉移,讓決定的產生有更多的時間,也讓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反省的時間,不論是必須或適當的身、語、意行。一旦熟悉單純注意態度所帶來的內心安穩,人們將比較不會受到倉促行事或干涉他人事物的誘惑。若能如此,各種複雜與衝突減少了,引導心的努力就會比較輕鬆。
2. 教導人「面對」現在
單純注意只考慮「現在」。它教導人們許多已經被遺忘的事:以完全的覺知活在當下。它教導我們面對現在,而不試圖遁入過去或未來的思想。單純注意忠實地固守它觀察的崗哨,平靜不染著地看著時間不停地通過——它靜靜等待未來事物出現眼前,看著它轉為現在對象,然後再次沒入過去。過去無用的思想,例如徒然緬懷往日;無益的思念與後悔;以及在語言上或思想上,無意義、喋喋不休地重覆過去的陳年往事,浪費了多少能量!同樣地,許多能量也耗費在未來的思想,例如無謂的希望、荒唐的計畫與空虛的夢想、莫名的恐懼與無用的憂慮。這些再一次都是可避免的憂愁與失望的因,藉由「單純注意」就能消除它們。
正念重新找回人們失去的自由之珠,把它從時間之龍的口中搶救回來。正念切斷人們與過去的糾結,正念一直阻止人們自我束縛,從恐懼與希望的想像到期盼未來。因此,正念恢復人們只有在當下才找得到的自由。
3. 可整頓內心凌亂的角落
單純注意揭露每天都通過內心的模糊與片段的認知,以及未完的思緒、混亂的觀念與鬱悶的情緒等。這些虛耗的心理活動,單獨一個個看來是衰弱且無力的。但藉由累積,它們會逐漸削弱心理功能的效率。由於這些思想片段大都沉入了潛意識,而未獲得妥善照顧。一般而言,它們降低意識的範圍與清晰度,以及可塑性:即被引導、轉化與開發的能力。
藉由單純注意,而能立即如實地明辨惡或有害事務的技巧,人們就邁開滅除它們的第一步。若人們清楚覺知,例如在「觀心」時,「了知:『心貪欲』」,「觀法」時:「了知:『我內心有掉悔』」,如此標記的這個簡單習慣,將造成一種約束自我膨脹的力量。這僅僅「紀錄」的冷靜與簡短的形式,將證明比經常鼓動意志、情感或推理更為有效。
當然這也將更清楚地集中我們的正面特質、增強自信,這對於內在進步非常重要。這個簡單又非強制性的「單純注意」方法,將證明是引導心最有效的幫手。
(四).單純注意的價值之三:解脫心
在此鼓勵學員們,除了在禪修期間,回到日常也盡可能對人們、環境與當日發生的各種事,都保持一種「單純注意」的態度。
1. 教導我們「放下」的藝術
一旦如此做,將很快地感受到,相較於對涉入身、口、意的微細刺激讓步,這幾天過得更和諧許多。就有如有一層無形的盔甲保護,以對抗外界,人們將平靜、滿足地度過這些日子。透過單純注意,我們短暫與局部地獲得介於事物、人們與自己之間的內在距離,讓我們了解藉由自己的經驗,最後中能圓滿離欲與安樂。它賜予我們信心,這種短暫的出走,最後可能導致有天完全出離世間的痛苦。它為究竟解脫:「現法涅槃」,帶來一種預示或至少一種觀念,以間接的方式來說,即:「在世間,而非屬於世間」。
2. 鍛鍊「觀」,使人解脫渴愛
為了達到最終的心解脫,單純注意能鍛鍊達到這目的的主要工具——對真理的最高抉擇,也就是佛法所謂的「觀」。
「觀」是指對無常、苦與無我三法印直接的、深入的證悟,那不只是對這些真諦理智上的欣賞或概念知識,而是一種對它們毫無疑惑且堅定的個人經驗,透過反覆在禪修印證那些真諦底下的事實而獲得,並達到熟練。「觀」屬於生命轉化的能力,其內在本質,使人逐漸離欲與解脫渴愛,終而達到心的究竟解脫,遠離一切世間之因。
在生活事實中直接印證,逐步使「觀」成熟,一般而言是藉由修習「單純注意」與念處所致。觀的本質將解脫貪、嗔、癡,並動見內外世間一切事物為清淨法——視其為「無我」的過程。
對初學解脫道者而言,圓滿出離與「觀」的崇高目標可能還很遙遠,但由於在修習「單純注意」期間的同類經驗,他將不會對這目標感到完全陌生。對於已進入「正念之道」者而言,目標將如遠方高山的輪廓般呈現,行者將對這些輪廓感覺愈來愈親切。
二、正知:清楚了知
單純注意應該在我們的心理生活中,佔據比它平常所佔更大的空間。一天中的每段時間都需要一些身、語、意的活動,和我們生活中較大的活動部份有關的,是正念的第二個面向——「正知」。修習念處的目標之一是,正知應逐漸成為身、口、意行的規範力量。它的任務是讓它們有意義與有效,符合事實,以及符合我們的理想與最高層次的了解。「正知」意指在單純正念的「清晰」上增加對於目的與事實、內在與外在的完全「了知」。換言之:「正知」是建立在「念」之上的「智」或「慧」。
佛經注釋書中,區分四種正知:1.有義正知 2.隨應正知 3.(禪修)行境正知 4.實相正知(無癡正知)
1. 有義正知
第一種正知,叮囑人們在行動之前,應考慮預想的行動是否真的符合自己的目的、目標與理想;即這個行動是否真的有意義。若行者並非以習慣適時暫停以提出問題,就必須透過「單純注意」的訓練加以學習。
為了達到「平靜洞察」心的非理性區域,並說服它們參與悟得「有義正知」,必須於「單純注意」的平台基礎上,再次「從頭開始」工作。藉由簡單、非強制與和諧的修行方法逐漸將那個會製造緊張,在心中阻礙有意義行動的力量,引入目標與理想的主流中。
以此方式,「有義正知」形成一個人們性格中強力的內在中心,強大到能逐漸協調一切活動。當心再次處於被動讓步或對內外壓力自動反應的情況下,有義正知藉由給予善巧與堅定的「初心」,而強化「心的領導」。它也在人類的活動中,照顧明智的「選擇」與「限制」,那是許多疑惑的印象、興趣與需求等所需要的,也是我們在生活中所要面對的。強烈的目的性不會被它們輕易地轉移。
那「初心」的正確目標,以及「選擇」的真正適當管理原則,是「法增長」——更加了解佛陀解脫教法——與在修行上的進步。根據古代教授師們的說法,這是第一種正知所指的真正目的。若一旦充分了解苦諦,實際上最迫切需要的將是在導致苦滅之道上的進步,那是人類生活唯一真實與值得的目的。
2. 隨應正知
在特定情況下,對活動的「隨應正知」,給我們適當的事實考量——選擇最有意義與最值得做的行動方向。這第二種正知教導實際可行的藝術,適應時間、場合與個人性格的情況,它約束人們希求、慾望、目標或理想的盲目衝動與任性。它可避免不必要的失敗,那樣的失望或挫折中,人們經常責怪目的或理想本身,而不去檢討自己錯誤的步驟。「隨應正知」教導「方便善巧」——佛陀擁有最高層次的那個特質,一種佛陀賴以妥善施行教化的特質。
3. 禪修行境正知
古代注釋者解釋「禪修行境正知」,是在日常工作期間「不放棄禪修主題(業處)」。這必須以兩種方式來加以了解。
(1)若修習一個特殊(單一)的禪修主題,他應嘗試把它融入日常事務直接所需的工作或思想中;或反過來說,手上的工作應在禪修架構中佔有一席之地,當作它的主題實例。例如,「吃」的動作能輕易融入於觀身無常、觀四大、觀因緣等。因此禪修與日常生活這兩個領域可以融合,兩者相得益彰。假如在許多情況下,現在的工作與特殊禪修之間無法建立連結,以致並無真實價值,則應謹慎地「如放下手中所持物品般」,放下禪修主題,一旦有問題的工作獲得妥善照顧,行者應不忘將它再次提起。這個過程也將列入「不放棄禪修主題」。
(2)若其禪修是如《念處經》所說的全面性的「念」,將永遠無需拋開禪修主題,實際上,它將涵蓋一切事物。應吸納身、語、意的一切活動,按部就班地修習正念,因此禪修主題始終都不會被放棄。無論他發展得多遠,都得依賴當下可用的現在心,以及精進修行的習慣養成與成長力量。
藉由「有義正知」,心將獲得一定程度的堅定與可塑力,那是將日常生活吸納入「修行領域」所需。另一方面,「隨應正知」將發展出心理柔軟與適應性的互補特質。若以此方式,心達到接近禪定的程度,則進入修行領域與「行境正知」
的逐步延伸將會比較容易。
4.實相正知
「實相正知」(直譯為「無癡正知」),透過無礙了知事實的清明之光,破除人心中最深沉與最頑強的愚癡——我見,即認為有自我、靈魂或恆存實體的見解。
(1)對抗「我」與「無所有」的思想習慣
「實相正知」是前三種正知功能之內或之後的知識澄清與呈現——其中沒有個人、自我或任何恆存實體。禪修者在此將遭遇最強的內在對抗,因為依於「我」與「我所有」,以及本能與強力「生存意志」表現為自我肯定的世間身心舊習,將負隅頑抗人類思想的這個最大成就——佛陀的「無我」教法。
幫助解決這困難是第四種「無痴」正知的特別任務。只有藉由一再訓練自己,觀察當下生起之思想或感受是「無我」的過程,這自我中心的思想習慣與自我本能的固著力量,才可能瓦解、減少,終而滅除。藉由反省或修習「單純注意」的結果,洞察「無我」的事實本身,將為我們打開解脫苦惱之門。
(2)與「業」保持有益的內在距離
第四種正知還有另一種功能,即大力促成滅苦之道上的穩定進步。在著手修習前三種正知時,行者會遺忘相對安全與出離的「單純注意」,行者將會經驗到自己很容易捲入新的興趣、計畫、職責、目標與糾紛等之中,即使是鄭在努力修習前三種正知時。除非他非常警覺,否則將一直暴露在失去先前修行成果或看不見它的危險之中。
此時,實相或無痴正知——對「無我」的清楚覺知,能幫得上忙。「於內,無行動的自我;於外,無受此行動影響的自我!」(無作者,亦無受者之意)若保持這樣的態度,則會對「自己的」業將生出一種有益的內在距離,且從這些業衍生的一切成功或失敗、讚譽或毀謗,生起增上的出離。
(3)任何行為都應套用在解脫的工作上
透過實相正知,無我的真正革命思想也將充滿於生命的積極部份,它是佛陀的核心教導,與實際解脫痛苦的關鍵。因此,其影響不應侷限在人們認定為世間本分的反省或禪修的幾個小時。我們承受不起允許多數思想、感情或行為恣意游移,而使大部分的生命棄置不用或不管,如此經常帶給我們最大的傷害。
「任何行為,甚至最平凡的行為本身,都應套用在解脫的工作上」。以解脫智抉擇生活這件事是由實相正知負責,和「無我」的立即體驗特別有關。
三、總結兩種修行
修行的兩種模式:念(單純注意)與正知,彼此相輔相成。在單純注意訓練中達到的高度警覺與自我控制,將使它更容易以正知引導他的言行,而不會受到情況矇蔽,遭愛欲帶著走或被假象誤導。另一方面,正知藉由控制與平息世間的造作行為與不安思想,為單純注意製造更多空間,創造更適合的氣氛。
「單純注意」仔細呈現哪些事,並不帶感情地篩檢事實,由此為清楚了知行為安全地奠定決定的基礎,並清楚了知思想安全地奠定結論的基礎。單純注意消除錯誤的概念與謬誤的價值,它們過去一直被盲目的附加在單純的事實上。「正知」藉由嚴厲檢視概念,以及「法」所提供的真實價值取代這些事。
單純注意提升與精煉人心的感受性;正知引導與加強積極塑造與創造的能量。單純注意導致直觀的成長、保存與精鍊,它是啟發、革新世間行為與理性思想不可或缺的來源。另一方面,正知作為積極與活化的力量,則為了使心成為完美工具,以完成和諧發展與究竟解脫的艱困任務而工作。
因此,綜合念處的兩個面向,在人心中創造「接收」與「行動」兼具的完美和諧,這是佛陀的中道成現在這個正念方法中的方式之一。
(本文摘自向智長老所著《正念之道:〈念處經〉基礎修心手冊》)
這篇文章做了很好的說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