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緬 Sayadaw U Jotika所著 《炎夏飄雪》)
以我所了解,「禪修」並非是要製造出某些東西(止靜、專注、洞悉,或甚什麼的)。反而是以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清晰地看著當下正在發生著的事。著意要達至止靜、洞悉,或去製造出這些東西,都是嘗試從我們「應會在的地方」開始。正因為我們從我們「原本所在的地方」開始,所以我們會常常回落到我們原本所在的地方。另一種說法是:「禪修」乃是完全的內部溝通,或是,對生命(問題)的深入了解,即謂「禪修」。
註:這裡的「止靜」(clam)、「專注」(concentration)、「洞悉」(insight)都是從修行的成果來說。修行若從方法上來說,有分作「奢摩他」samatha(止禪)及「毗婆奢那」vipassanā(觀禪/內觀禪);若從成果上來說,則分別是「三摩地/三昧」samādhi(定、專注)及「般若」paññā(智慧)。這裡的「洞悉」即是「智慧」。
以我所了解,「禪修」並非是要製造出某些東西(止靜、專注、洞悉,或甚什麼的)。反而是以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清晰地看著當下正在發生著的事。著意要達至止靜、洞悉,或去製造出這些東西,都是嘗試從我們「應會在的地方」開始。正因為我們從我們「原本所在的地方」開始,所以我們會常常回落到我們原本所在的地方。另一種說法是:「禪修」乃是完全的內部溝通,或是,對生命(問題)的深入了解,即謂「禪修」。
註:這裡的「止靜」(clam)、「專注」(concentration)、「洞悉」(insight)都是從修行的成果來說。修行若從方法上來說,有分作「奢摩他」samatha(止禪)及「毗婆奢那」vipassanā(觀禪/內觀禪);若從成果上來說,則分別是「三摩地/三昧」samādhi(定、專注)及「般若」paññā(智慧)。這裡的「洞悉」即是「智慧」。
筆者註:正念禪修是練習從日常的慣性反應到自覺性的反應,即從doing到being(從應然的狀態到實然的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