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佛陀基本的教導,為療癒創傷與恢復的完整感提供了指引。


在人類所有的痛苦之源當中,創傷也許是最被閃躲、忽視、否認、誤解的一種。意外、災難與童年創傷的倖存者,常常要忍受一輩子的症狀:從焦慮、憂鬱到無法解釋的身體疼痛、疾病與有害行為,都可能是創傷無聲的呼喚。有些創傷的影響十分細微,甚至當事人都不曾察覺。然而,在創傷的綑縛之下,人的生命風景受到限制,無法盡情享受生命的種種可能。……

佛陀基本的教導,為療癒創傷與恢復的完整感提供了指引。


第一聖諦:佛陀教導門徒,受苦是人類生命狀態的一部份。如果我們只是想要逃避面對痛苦的經驗,就沒有辦法開始療癒過程。事實上,否定會創造出那些引發跟延長不必要受苦的情況。

第二聖諦:我們必須去發現為何我們在受苦。我們必須要有勇氣,帶著清晰跟勇氣,深深地看進自己的受苦。我們心中通常有這樣的假設:我們所有的受苦來自於過去的事件。然而,無論最初的創傷是什麼,更真實的是:我們的受苦比較像是我們如何面對過去事件現今在自己身上的影響所導致的結果。

第三聖諦:受苦可以獲得蛻變及療癒。對那些有創傷的人來說,這增添了許多的信心。的確,我們能夠從創傷中恢復,這恢復力就位於內在。

第四聖諦:一旦你可以看見受苦的源頭,你一定會找到一條適當的道路。

摘自 創傷療癒HEALING TRAUMA彼得列汶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生起名、色法的因果關係之現象

2011 放生寺密集禪修營 沙沙那禪師開示 第八場 3/8


    魁儡沒有生命,操作者用細繩操作而使魁儡可以躺下、走,看起來就好像它自己可以動。同樣地,假如只有名法是不會動的,只有名法是不會吃飯、睡覺的。色法本身是不會有想吃的動機的。名法要依靠色法生起,色法要依靠名法生起。

    心、心所就是名法。當我們的名法想要說話,色法就會想要說話,所以色法是依靠名法而生起的。如果我們要渡海的過程,需要依靠船,就如名法要依靠色法。能夠分別名、色法的行者能夠超越我執,見解開始有了清淨,獲得「名色分別智」。佛經裡,佛曾譬喻:有兩個人,一位殘廢(只有一隻腳),另一人是盲者。盲人因為瞎眼無法單獨到達目的地,另一位殘廢也是;但如果兩人合作,就可以到達目的地。過程中,這兩個人必須合作的。盲人如色法,殘廢如同名法。同樣的道理,單獨的色法、名法沒有功能,必須相互依靠才有功能,如同盲者與殘廢才能到目的地。

    我們具有五蘊,五蘊須與名法相互依靠才能做一件事。如同兩個木頭相互依靠,可以立起來。名法、色法相互依靠,如果名法滅去了,同樣色法也會滅去的。如經典中擊鼓的例子。擊鼓時鼓棒要敲在鼓裡(鼓棒、鼓、聲音三者是獨立的),當鼓棒敲在鼓裡會發出「咚!咚!」的聲音。如果棒沒擊在鼓裡,就沒有聲音。如果我們分別鼓與鼓棒,則聲音沒有存在鼓棒,也沒存在鼓裡。假如了解這個譬喻,就會了解名、色法,就不會相信有創造者的說法。假如有創造者,又有誰來創造這個創造者呢?因為修了「四念處」,也清楚了解身體只有名法、色法,就能自己了知沒有創造者。

    名法好比殘廢,色法好比盲人,盲人揹著殘障,殘障引導盲人,盲人要聽從殘障的引導才可以走得很順利。整個道途這兩位要相互依靠才能到達目的地。所以一旦名法、色法不相互依靠,輪迴就中斷了,所以要努力修毗婆舍那。沒有努力修持就無法達到,光是思惟是無法成就。按照八正道的修行才能達到,自己的智慧也會變得非常清淨。

    觀照腹部起伏,可以觀察到開始到結束,可以觀察整個腹部起伏的色法變化,也能觀察到伏的下滑、移動、漸漸地整個變化。腹部起伏就是色法,觀照心就是名法。腹部起伏只有色法,沒有其它了。用智慧來觀察整個身體,只有名法、色法。

    因為無明覆蓋了生命的過患,我們便認為生命是美好的。因為有貪,所以現在行者都獲得了生命。基於無明、愛,生起人身。一旦智慧了解到生命是苦的
假如了解生命的痛苦愈少,害怕的愈少;假如了解生命的痛苦愈多,害怕的愈多。修習毗婆舍那是為了觀察生命的痛苦,接著想要獲得生命寂滅的念頭。假如真實想要獲得涅槃,就會獲得涅槃。要獲得涅槃,就必須要修行。

    身體裡有六門(眼、耳、鼻、舌、身、意),也有六處之所緣(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將六門分為名、色法。當眼睛看到景象,眼睛是色法,景象也是色法,但是眼識是名法。眼識不是從眼淨色生起,也不是從眼所緣生起,也不是它們中間生起,而是依緣生起,如同擊鼓的例子。用耳朵聽到聲音同時也聽到耳識,這個耳識是依止因緣而生起。我們思惟的時候,能夠了解現象、意識不是從心所生起,也不是從心所緣生起,而是依緣生起,就跟擊鼓一樣。

    每位眾生每天面對六門、六識。用我們的眼睛看到現象,生起眼識。思惟的時候有法所緣,意跟法所緣接觸就生起了意識。六門也有六所緣,當六門與六所緣觸碰就生起六識。(六識是名法)六識是因為因果才生起六識。六門也可以說是被撞擊的,六所緣是能夠主動來撞擊六門,當六門被撞擊就生起了六識。    眼、耳、鼻、舌、身是色法,六門也是色法。眼識是名法。所以整個過程中只有名法、色法,沒有其它現象。

    當我們獲得名法、色法,就會獲得生命的痛苦。為什麼生命中會痛苦?因為痴。癡覆蓋了過患,用愛執取生命,有了生命要面對這些痛苦,若是面對,光是拔腿跑是無法解脫的,只有修習「四念處」。「四念處」是非常有價值的,所以修行過程中必須付出努力!

    因為有六門、六識,所以只有名法、色法。如果相信沒有能夠使喚者的「我」,這位行者就走在清淨的道路上,就能很快到達涅槃。

基礎的修行方法及修行過程中遇到的特殊現象

2011 放生寺密集禪修營 沙沙那禪師開示 第七場 3/6


    四護衛法
若在身心中經常依止四護衛法就能快速修行。四護衛即

1.      佛隨念:經常憶起佛陀功德,如每天唸誦的巴利經讚,代表我們每日憶念佛陀的九種功德。經常憶念佛陀,不會缺乏佛的財寶。假如不修佛陀的九種功德,只挑其中一項也是可以的。
佛陀時代的孤獨長者,其弟須菩提經常修習佛的功德、佛隨念,所以他有八十億財富,之後他就獻給僧團出家。成為比丘後,他依然修佛隨念,之後修毗婆舍那証果,所以佛隨念能夠獲得世、出世間功德。

2.      修慈心: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也珍愛自己,同樣對待他人也是如此,稱為修慈。
   修慈心是沒有敵人的,縱使被下毒,也不會中毒,周圍的人天都會保護他。
   在經典記載修慈心的許多功德:
   「有頭母牛正在餵食小牛,遠方有獵人在狩獵。正當獵人準備射擊小牛,母
    牛為了保護小牛,生起慈心,因而獵人的箭變成了草。」
    動物的慈心都感召此結果,何況是人!我們對待眾生要以愛護的心來對待,
    對待眾生就像父母照顧獨子的心情一樣。

3.      死隨念:這是每天要經常憶起:「我必然會死去,比我年長的已死,比我年
   幼的也死了。我是因為還有善業,但有一天也是會死的。」如果經常修死隨
   念,就不會做不好的事,不會做不好的行為。不會做不好的事,經常生起善
   心(因)。

4.      修不淨:過去的譯注都翻成「不淨觀」,但依巴利原文的意思,應該是說「修不淨」。將身體視為屍體一般,鼻子有鼻屎,口有嘔吐物,身體有大小便這樣可以遠離貪欲煩惱。如果將每天嚼爛的食物吐在碗裡,過幾天再來看看自己是否還想吃這些食物?請大家一個禮拜不洗澡,看看大家怎麼樣?這可以看出我們身體本來就是不淨。

   每天可以挑四護衛的其中一、二項或全部來修,每天修習就可以証涅槃。


    基礎的修行方法:
用心十分專注腹部,會看到腹部起伏。一開始修習腹部觀照不可能去除標記腹部的形狀,之後才會觀照到腹部的勝義行。但是一開始修行時還沒有定力,所以耗費很多時間。所以一開始將腹部起伏視為根本所緣來觀照,一旦智慧成熟就能觀照到一次上下。不要刻意地操作呼吸,這樣會喘的。正常地呼吸,正常地觀照。

當我們觀察非常順暢時,感到起雞皮疙瘩或背部有一陣涼意,這不要害怕,這是「喜」的現象。當聽到一點聲音感到驚嚇,這是因為定力的提升。有時背部有一陣陣涼意,也不要感到驚慌。也會產生輕安,看到特殊現象,會感到喜悅,想要觀照的心會增強。

    五種喜悅:
1.      小喜:觀照的過程在身體裡漸漸地生起了雞皮疙瘩。
2.      剎那喜:如閃電一般,觀照時感到一陣陣涼意,或身體有溫暖意。
3.      繼起喜:如被海浪淹沒了一般,好像被喜悅壟罩般,又好像被棉被蓋住一樣。
4.      跳躍喜:整個身體像是離地了一、兩英尺,忽高、忽低。
5.      遍滿喜:喜悅遍滿全身,維持很久的時間。就像身體泡在很綿密之中,就算整天不吃飯也 沒關係。梵天眾都維持這種喜悅生活。

 假如生起喜悅,就能緣住輕安,當輕安生起,身體就會生起喜悅。或反之則
是掉舉,遠離掉舉蓋才能生起輕安。假如生起輕安非常寧靜,就會安樂,能夠觀察腹部起伏,這時候就會生起剎那定。之後就生起近行定,這時非常靠近獲得法的利益的階段。之後會生起安止定,然後可以到達道智、果智。

    輕安轉生起安樂,安樂轉生起剎那定,剎那定轉生起近行定,再轉到安止定。安止定之後即能達到出世間的禪定階段。

    當跳躍喜生起會感覺身體舉高,當遍滿喜生起,全身就像充滿的氣球一樣。當五種喜生起,繼續觀照就會生起身、心的輕安。輕安生起沒多久,就會生起身心的安樂。當安樂生起持續觀照就能生起安止定。

    就「奢摩他」而言,安止定是色禪,也可以是無色禪。但「毗婆舍那」裡的安止定就是道智、果智。有了這五個喜悅就能達到安止定,所以安止定可以說是世間、出世間禪法。現在修習的是出世間禪法,當名法、色法都寂滅的時候,就到達世間法都寂滅的時候。

有了信念才能夠証得涅槃

2011 放生寺密集禪修營 沙沙那禪師開示 第六場 3/3

    希望每位行者生起信念!信念的特色是相信曾有佛陀存在、有証得涅槃的方法、有証得的聖者,對三寶不疑惑。信的作用是能夠沉靜,如寶石投入水中之後能夠沉澱。有了信念,煩惱也如寶石沉澱般;這些是信念的作用。

    一旦正念、定力增強,就能很明顯地生起信念。也會明白自己造的善業會感召善果,也會相信三世因果,這種信叫做「正信」。對於相信有兩種類別:
1.      過於相信:只聽人言說,未透過智慧思考,這難免會帶來災難。所以聽了別人的話,要以智慧思考。
2.      信心不夠。

 信也有四種類別:
1.      純淨信:純粹看到、聽到就相信。容易相信別人所說,勢必面臨錯誤的結果。

2.      決定信:透過智慧之下而決定相信。如有人聽聞法教之後,比較不容易相信
   別人說的話。透過智慧進而判斷,相信自己做的善業能感召善果,不善業會
   感召惡果,這樣的信者為決定信者。即使聽了別人說的話也會判斷前因後果,
   這種信稱為決定信。透過毗婆舍那的修行,自己也能夠親身了知,不會只是
   相信創造者的說法,這時候就有決定信,並進一步判斷有過去生,而有現世,
   自然也有來世。

3.      証得信:聖者的信念。因為修過毗婆舍那、八正道,到達滅証地,成為預流
   者。對三寶有不壞信,自己的信心也是非常堅固。証得預流果聖者只會投生
   在人界、天界,不會墮到四惡趣。凡夫死後隨著不善業會墮到他趣。預流果
   不論投生到哪個國家,因為持守五戒,即使父母是殺生的職業,他也絕對不
   會殺生,會堅守五戒。對於這種現象,經典稱為「法的成就」。這也是勝義諦
   的現象。當他証得預流果聖者,這世他會知道,但到了下一世,他並不知道
   自己是預流聖者,但持守五戒仍非常堅固。輪迴七次後,他會証得善道、善
   果,最後証得阿羅漢果。從預流聖者到阿羅漢之中,就有堅固的信。

4.      承來信:菩薩自從被授記後,一直到成佛之間就有堅固的信,稱為誠來信。
    菩薩雖然經過幾世,但其信念是不會退縮的。菩薩相信只要有煩惱存在,就有來世
   ,這樣的信稱承來信。
   身為菩薩自從被授記到成佛之間,不會成為女人,也不會六根不具足。他會
   六根具足,他只會利益別人,不會成為比嬌呶鳥還小的動物。他會遍行三十
   波羅蜜(原為十波羅蜜,但各分有上、中、下品,故為三十波羅蜜。)


禪師說了個故事:

    釋迦羅村有個大市場及諸侯統治的小城市。有位慳吝的富翁,他進入村莊看到有人在賣炸甜餅,他很想吃,但為了不花錢,就直接回家了。但因此心情不悅,持續了二、三天。富翁的妻子問他原因後,就說:「那我炸甜餅給我們全家人吃。」吝嗇的富翁卻只要妻子炸給他一個人吃,並且要到頂樓去炸,免得被鄰居看見。

    佛陀以天眼觀之,知道這對夫妻今天可以証得預流果。就跟目揵連說:「今天我及其他弟子的午餐要吃炸甜餅,你去募化。」

    目揵連來到了富翁家的空中,當富翁看到目揵連時非常生氣,心想:「他怎麼知道我在炸甜餅?」並告訴目揵連:「我是不會佈施的!」目揵連就在空中顯現各種神通,但富翁說:「你這樣只是辛苦自己而已!」(作為善知識,是寧可辛苦自己的。)

    富翁炸好的甜餅放在一個籃子,他吩咐妻子,為了應付尊者你就炸小小的一塊甜餅。但目揵連將它變成很大的一塊。富翁很生氣妻子的甜餅變大,就自己炸,但也變成很大一塊,最後甜餅都黏在一起。富翁只好將整籃的甜餅供養給目揵連。尊者就對他們夫妻說法,說佈施可以獲得種種利益。接著用譬喻說明在佛教佈施有很大的利益。假如有人斷了雙手,在他面前擺滿黃金,他也無法拿取,信念就像雙手一樣,沒有信念也無法拿取(涅槃)。

    目揵連用神通將這對夫妻帶往舍衛國,這對夫妻準備炸甜餅供養五百阿羅漢。炸出來的甜餅不論怎麼分都分不完,就分給祈園精舍周邊的乞丐,但也怎麼分都分不完。經典說這對夫妻因為有強大的信念,所以甜餅怎麼分都分不完。佛陀教他們將甜餅丟置到一個固定的位置,他們丟下去的地方就產生了坑洞。目前祈園精舍有個坑洞,就是當時丟甜餅的地方。

    他們供養完畢,佛陀說法:因為無明的覆蓋看不到生命的過患,一直用貪愛來執取人身,所以我們獲得生命,獲得生命就開始有了痛苦。佛陀說獲得生命時,誰也無法逃避老、病、死等痛苦。我門修「四念處」才能一一斷除無明,斷除新的生命。所以到了阿羅漢果才能斷除無明的過患。這對夫妻邊聽邊觀照,就証得預流果,死後投生到天界。

    說法的過程中,天人透過天耳來聽聞佛陀說法,天人也能透過天眼觀察學員們現在修行的過程。

行者的修行方法與八正道

2011 放生寺密集禪修營 沙沙那禪師開示 第五場 3/1

八正道的方法能趨向人天善地,加上修習毗婆舍那至少能成為預流聖者。

有三種修行方法:
1. 欲樂行
2. 至苦行
3. 中道行:正常睡覺、吃飯、正業、正語

    八正道分為戒、定、慧三組
(一),包含:
1.      正語:說實語。
2.      正業:正當的行為,不做讓他人身心痛苦的事。
3.      正命:用正當的事業來維持生活。
戒,保護好身業、口業才稱為戒。戒是建築,戒是生起定、慧的關鍵。如人沒腳,沒戒,就沒定、慧。

(二),可從眼、耳、鼻、舌、身、意等六門修習。包含:
1.      正精進:觀照正在六門中生起的所緣,持續地付出努力的觀照,稱為
           正精進。如眼睛看到色所緣時,要觀照「看到、看到」。隨時
           提起稱為正精進。如果沒有觀照的情況下看到色所緣會生起
           煩惱,所以要觀照「看到、看到」。持續地觀照下才不容易生
           起煩惱。思維的過程也要觀照「思維、思維」。六門之上所生
           起的種種所緣都要努力觀照,觀照的狀況稱為正精進。
2.      正念:每次的觀照過程中容易持續來觀照。有正念就能了知,失去正
         念都會受傷的,所以在所緣上都要提起正念觀照。
3.      正定:每次觀照都能關注到所緣,這種專注稱為正定。能專注到所緣
         才能了知真實相,能專注越久能了知的越多。正定需要正精進
         輔助才能生起,時時刻刻專注所緣目標為正定。

(三)
1.      正思維:心可以投入到六門的所緣之內,心十分投入稱為正思維。心
           投入的現象,即心能瞄準所緣,心與目標十分貼切稱為正思
           維。所以觀照心與所緣目標應該要達到一致。
2.      正見:每次觀照六門生起的目標都要如實正解,此為正見。觀照所緣
         目標,能清清楚楚地了知它的變化。


    正見屬智慧,須正思惟輔助才能生起。正思惟就是觀照可以瞄準到所緣目標。為了瞄準對,觀照的心不能超越或遲頓於目標,才稱為正思維。如能了知腹部的形狀為正見,能觀照腹部的起伏,如實地看到生滅的現象,稱為正見。

    經行時用右、左來觀照,經行中付出努力來觀照,稱「正精進」。貼近腳的目標稱「正念」。非常專注過程為「正定」。觀照的心所、所緣目標達到一致為「正思維」。能清楚酸、痛、麻等現象,稱「正見」,移動過程中觀察到現象為「正見」。

持續觀察的過程中,都包含「八正道」。
付出努力持續觀照為「正精進」,
貼近目標是「正念」,
十分專注為「正定」,
心跟所緣達到一致為「正思維」,
能清楚了知ㄧ切現象是「正見」
能修中道行,才能証涅槃。

     

定力以及定力的染行

2011 放生寺密集禪修營 沙沙那禪師開示 第四場 2/27

:達到一境性,心與心所能專注於一個所緣。(到了十六觀智,以道智、果智緣取涅槃      的所緣。)定有不散亂的特色,破除、不散亂。定的近因是樂受。在身心中經常出現苦痛,因此在打坐中難以生起定力。若達定則產生樂受。

定力的染污 (定的退縮):
     慾望心能染污定力,所以生起時要如實觀照它。若能夠遠離慾望,則能夠生起最高的定力,稱為定力的淨化(定越來越進步)。

    蓋障法:能障礙善法、長法。
  1. 貪欲蓋:過去享受過欲望,現在又想起過去的欲望。
  2. 瞋:有時沮喪、煩躁、不滿意,起了瞋恚心。觀照的情況下,瞋恚心終究會消失。
  3. 昏沉、睡眠:容易打混,易感覺無聊就睡覺。無聊的時候也要觀無聊。在經典裡,佛陀告誡:昏沉時,可以經行或看天空、星星,或用力用雙手拉耳垂,洗把臉。如果使用這些方法後,還是想睡,可以回寮睡覺。經常打瞌睡,可能過去生經常作為蛇、老鼠等爬蟲類,如目旔連。
  4. 掉舉、追悔:掉舉指散亂的現象,追悔則是打坐的時候注意到過去不好的行為,而感到難過。
  5. 疑:對佛陀有懷疑或修行方法起疑惑心。 
   一旦生起以上之一,定力就會開始鬆散,看到的名法、色法現象就會退縮。
   當生起五種蓋障時,都要如實觀照。

    定有兩種:
  1. 剎那定:剎那之間能專注的定。
  2. 相續定:專注的定力,可以維持較長的時間,如一、二、三個小時。

   若沒辦法維持很久的禪定,有些行者就放棄了。沒辦法維持禪那很久,就無
   法進入禪定。觀照腹部所緣就是剎那定的現象,就能了知名、色諸行法的變
   化。

   若觀照時疼痛生起,若能持續觀照就會發現它會一層一層滅去,它們都是剎
   那間消失的。有時候苦受存在很多時間,苦受存在的時間取決於我們的毗婆
   舍那智慧。若毗婆舍那的智慧敏銳,苦受存在的時間就變短了。假如巨大的
   苦受能夠好好觀照,就能夠提升毗婆舍那的智慧。

    了解什麼是善法,什麼是不善法才懂得生活。具有價值的修行方法(四念處)不能用鬆散的心來修持才能獲得昂貴的利益。時間過了,或時間還不到都無法獲得利益。所以要判斷什麼時候做最好的觀照。

      觀照不能超過實際現象來觀照,我們要觀照實際生起的現象,這樣才能生起智慧。


   1.  身體現象:色法
        2. 了知身體現象:名法

    能觀察到名、色法的現象,會發現都是苦、無常、無我,就快要掌握涅槃境
    界。

ps.參加禪修營原想以體驗為主,一開始並不打算做筆記的,因此前三場開示都沒紀錄.後來覺得禪師講授的內容,可作為繼續練習之指導,就還是於第四場稍微記下. 但只是作為提醒自己使用,記得並不完整...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四念處

    在當代南傳佛教裡,尤其是二十世紀的緬甸及泰國佛教,四念處可以說是最被推崇與重視的禪法。在今日許多的南傳佛教寺院、禪修中心裡,四念處的修習為禪修者們的核心功課,它甚至被宣稱為邁向解脫與涅槃的唯一道路(the sole/only way)。另外,四念處作為原始佛教學修法要三十七道品之一,相較於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而言,其所獨具的特徵在於:它是三十七道品中唯一被《尼柯耶》明確指出實際禪修方法的項目。換句話說,三十七道品中,只有四念處明確地指出一位比丘在實際生活中應該如何實踐禪修練習。因此在學習佛教實踐方法,尤其是佛教禪修時,對四念處禪修的練習可以說是必要且實際的。

    念的對象包含整個人與他的全部經驗領域。它們從身體與其功能延伸到感受,以及認知、思想的過程與內容。有志於此方法者,應在進到日常經驗領域時,仍持續地修習經中提到的四種隨觀或念的四個對象。


一、身隨觀
(一).入出息念
    身隨觀從「入出息念」開始,它是「念」的練習,而非印度瑜珈「呼吸法」般「呼吸的練習」。在佛教的修行中,並無「屏息」或任何其他對呼吸的干涉。只有對它的自然流動安靜的「單純觀察」,以一種堅決與穩定,但輕鬆與安適的注意,即不勉強或緊張,注意呼吸的長或短,但不刻意去調節它。

    呼吸一直與我們同在。因此,我們可以也在日常工作的空閒時間將注意力轉向它。雖然我門也許無法做到這種練習的最高注意,即使這種短暫與偶然的修習,也能為顯而易見的幸福感、自足快樂與安定奠定基礎。這種心的喜悅情況,以及注意力的敏銳與自然,將隨著反覆練習而逐漸增長。

    入出息念在「安定」身心不安或煩躁是非常有效的。它也是進一步到達初步專注與禪定的簡單方式,被用來當作其他修行的前行,或便依此方式而修行。根續傳統,入出息念雖然主要是修止的主題——導致禪那的業處,然而它也可用在修觀上。因為在作為「單純注意」對象的呼吸中,可清楚地觀察到無常之海鼓盪,它連續起伏。

    入出息念也將對身體真實本質的一般了解做出貢獻。在呼吸明顯的短暫性中,我們認知身體的無常;在沉重、短淺與緊張的呼吸中,或在呼吸器官的疾病中,我們開始覺知和身體相關的「苦」;在現起為風大的呼吸中,身體的本質受到無我過程的催化而益發明顯,換言之,身體中「並無任何恆常的實體」。某些器官的有效功能依賴呼吸,反之,呼吸也依賴活的身體,由此可看出身體的條件所制約的本質。因此,入出息念有助於真正地了解身體,並從這了解中離欲。

(二).身姿勢念
    在人們例行生活中,一般運用這個練習的首要目的,是增加他對行、住、坐、臥時瞬間身體行為的覺知。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完全覺知姿勢,是既不可能也不可取的,然而練習覺知姿勢還是有許多實際的理由。藉由把注意力導向姿勢,將可限制行動的緊張匆忙;並可避免不必要的身體疲勞與隨之而來的心理疲勞,並防止心控制身範圍的縮減。受節制的身體動作,是內心鎮定的必然表現。

    對於念處的究竟目的,姿勢正念將帶來身體「無我」本質的最初覺知,並將導致從內在出離它。在修行的過程中,人們將不帶感情地看待姿勢,就如再看實物大小玩偶的自動動作般。玩偶肢體的動作將引起完全的疏離感,就如絲線木偶戲給人的感覺般。以這種超然客觀的態度觀察姿勢,身體的習慣性認同將開始消解。

    在嚴格的禪修訓練中,身體姿勢的覺知形成全天修行的起點,每次禪修者不去注意其他禪修的對象時,其注意力就必須轉向身體姿勢。尤其透過嚴格修行所發展出的敏銳覺知,姿勢也將提供一個觀察現象剎那生滅的機會,並以先前提過的方法觀察身體本質。

(三).正知
    正知延伸到身體的一切功能:從行、住、坐、臥,到觀看、彎曲、伸展、穿衣、進食、排泄、說話、清醒與入睡等。練習正知教導我們謹慎與有目的地行動:1.為了實際目標2.為了在佛法上進步的目的3.為了逐漸融合日常生活與心靈修行4.為了深入洞見身體的「無我」過程,藉由在日常經驗中看到它5.為了最後從身體離欲。

(四).四界(四大)差別
    這個修行持續分解身體致更具「無我」特質的成分,藉由縮減它至四個物質的主要表現形式,它們都具有無生命的共同特性。結果同樣是無染、捨與出離,以及加強覺知身體「無我」本質。

    這個解析身體至四界的「界差別」練習本身,在佛教傳統中一直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因為它能很有效地破解身體看似緊密與堅實的假象。它牽涉到兩個重要主題——腹部動作與呼吸。對禪修者而言,身內風大的典型特色與功能將變得很明顯,如後來的巴利佛教注釋文獻所闡述,它們不只是演繹、抽象思考或推測,而是奠基於實際的禪修經驗。在精進的修行當中,其他三大元素也會愈來愈明顯。

(五).小結
    身隨觀包含二種修行:單純注意與正知。這些練習有個共同特色——它們導致對於身體的「出離」,衍生自對它本質的觀察與真實了解。對於對象而言,出離是給予主宰與自由。這也適用於身體的情況,此處身體無須勉強苦行去確立新對它的主宰。超越苦行與縱欲兩端導致中道,簡單、實際與不勉強的正念、正知之道,帶來自由。遵循這條「滅除苦、憂的唯一道路」,行者的身體會變得輕盈與柔軟;即使身體生並與疼痛,他內心的安穩也不會受到影響。

二、受隨觀
    「受」是對任何觸的第一反應,因此那些渴望主宰心的人需要特別地注意。在「緣起」的法則中,佛陀藉此宣示有因有緣的「純大苦聚的生起」,「觸」是「受」的主要條件(觸緣受),而「受」則是「愛」的潛在條件,從而導致更多的「取」(「受」緣「愛」,「愛」緣「取」)。

    因此,這是痛苦緣起的關鍵,因為在這點,「受」可能引發各種愛欲情感;同理,行者也可能由此打破無明的鎖鏈。在接收「觸」時,他若能暫停與中止「受」的環節,並在它顯現的第一階段,讓它成為「單純注意」的對象,則「愛」與其他情感將無法生起。它將停在「樂」、「苦」或「捨」的單純表述上,讓「正知」有時間進入與決定要採取何種態度或行動。再者,若他在「單純注意」中注意到「受」生起,逐漸消逝,然後再讓位給其他「受」,他將從自己的經驗中發現,一點也不需要被情緒反應給牽著走,因為它將啟動一個新的痛苦鎖鏈。
    「受」在內心相續中的這個關鍵角色,讓我們不難理解為何「觀受」在佛經中,有如此的重要性。「單純注意」的簡單機制,將證明是使難以理解的感情世界,更容易受到指導與控制的適當方式。這在日常生活中,在遭遇自己與他人的感情時尤其重要,對於它們,我們需要一個快速、簡單但又有效的處理。

三、心隨觀
    心在此也同樣被放在「單純注意」的明鏡前。這裡觀察的對象是心或意識,總之,是在它於特定剎那呈現自己時的情況與程度。為了這個目的,經典給了心有益或有害,以及開與或未開發等對照狀態的各種例子,例如心有貪、嗔、癡與心無貪、無嗔、無癡,以及心專一與心不專一。

    在一般調心的層次,觀心的主要利益在於它是一種有效的自我檢視方式,能提升自知之明。透過立即面對當下的心情或心境,而「單純紀錄」心境。這個方法允許觀察的簡單事實說話並影響心,相較於以內省的方法進入自我辯護或控訴的內在爭辯,或積極地尋找「隱藏動機」會更健康與有效。這種自我檢查導致對自己誠實,它是內在進步與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

    在多數例子中,人們小心避免太貼近審視自己的心,以免看見自己的過失或缺點,因而妨礙他的自滿或對自尊造成嚴重傷害。但若在某種情況下,不得不注意自己的過失,他則傾向儘可能倉促掩飾那不可原諒的真相。因為這種態度,他將無法制止這些不受歡迎特質的重現與成長。

    另一方面,人們的善良特質,尤其那些還很微弱的,在它們出現時也應受到完全的注意,那將鼓舞它們發展。它表達了要注意與回顧人們的善良特質,這同樣經常受到忽略。

    「觀心」改善這兩種疏忽。觀心有助於處理禪修期間的阻礙與其他干擾。例如,對於噪音生起嗔心,單純標示「心有嗔」經常能平息惱怒,以不帶感情的自我檢查狀態,取代情緒性的不安狀態。這種過程也會把注意力從擾亂轉開,並改變心的方向——從外在轉向內在對象。

四、法隨觀
    藉由規律練習這四種觀的最後一個:法(在此指心所對境),即思想的內容,將逐漸以佛法的思想形式呈現出來,表現出佛陀教法的實際與解脫意義。從《念處經》及《注釋》中,可以發現其練習與五蘊、六入、四聖諦皆有關。例如:「在此苦諦是安住於入出息之念,領先此念並造成它的渴愛是集諦,兩者皆不發生事滅諦,以悟苦、斷集、取滅為目標的清淨道是道諦」。[1]
    這是一個關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能夠與應該運用「法隨觀」的非常清楚的說明,只要環境允許我們小心與徹底地注意任何發生的事,無論大或小,都應想到它和四諦的關係。如此,我們將能更接近這個法則——「生活應該和修行合一,而修行則應該成為活潑的生活。」這麼一來,原本非常「饒舌」只考慮物質與心理的貪愛或排斥,卻對解脫洞見的語言非常沉默的普通經驗世界,將變得愈來愈能「清晰表達」與召喚真實的法音。

    整個四念處:隨觀受、心與法,是處理人們心理部份,一如觀身,匯集於法的中心思想——「無我」。念處提供的指導,不只導致深入與透徹地了解真諦,且藉由透過練習的可見實證,僅僅只是「立即看見」(現觀),便可帶給生命轉化與超越的力量。

(摘自 向智尊者著 《正念之道》)



[1] 見《正見之道》pp.82-83

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2011MBSR正念減壓課程 (放生寺)

目的:『學習如何自我開發,自我覺察,自我學習和自我療癒的過程』
 MBSR正念減壓法,是第一個被西方主流醫學機構接受的以「 正念禪修」方法運用在身心醫學的輔助療法,三十多年來已被醫療、學校、企業、監獄等機構廣為應用,臨床證明,透過「 純粹地注意當下每一秒所顯露的身心經驗」,可以切斷內心的糾葛,因而減緩疼痛和各種身心不適的慢性病症,增強免疫力,並能開發腦部潛能。
1979年,MBSR「正念減壓法」創始人Dr. Jon Kabat-Zinn (卡巴金博士是MIT的分子生物學博士)為麻州大學附設醫學院開設減壓及疼痛門診,並設計了「正念減壓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他有許多英文著述, 目前中譯本有「當下繁花盛開」。1995年, 麻州大學醫學院再邀請卡巴金博士設立「正念醫療健康中心」。
目前美、加等地約有三百多家醫療院所包括史丹佛大學附設醫院和相關機構都運用MBSR幫助病人,成果卓越,深受肯定。
   本次活動希望帶領大家瞭解及運用MBSR正念減壓的方法, 全程共八週,透過每週一次2.5小時及一次週末全天的實際演練、 指引及心得分享的課程,次第培養並強化您的覺察力,並將正念帶到生活中,讓您能隨時隨地覺察到自我身心狀態, 幫助您改善人際關係,利益自己也利益家人朋友。

報名方式:通訊報名(詳見報名表,會事先審核),名額30人,視報名狀況開第二班

費用:隨喜,但一期須繳交保證金NT$3,000全程參與者於課程圓滿日全數退還保證金。( 請大家珍惜這難得的機緣,國外均需收費,香港費用至少3000 幣,美國至少300美金)
時間:A課程:3/203/274/614/104/174/245/15/8  
              (星期日) 14001630
B課程:3/223/294/724/124/194/265/35/10  
     (星期二) 14001630
全天課程:4/30〈星期六〉 9:30~16:30 AB課程共同時段,請自備午餐)
※ 因清明節,第三週時間調為 1A課程改為4/6晚上7:00~9:30B課程改為4/7(星期三)
主辦單位及活動地點:南山放生寺 http://www.fangsheng.org.tw/
地址:23570新北市中和市忠孝街108
索取電話:(02) 2945-0777(02)2942-19970910-234-716
     傳真:(02) 2946-7329     電郵:yanguan@seed.net.tw     

講師簡介:
蔡淑英女士,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輔仁大學歐洲歷史研究所畢業。1985年移民美國加州聖荷西市 。從事佛法研究和禪修多年, 喜歡參與社會服務工作並帶領佛學課程(瑜伽師地論)。
2003 代表佛教與天主教對談。
2005 加入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宗教靈性關懷和美國華人臨終慈心聯盟 ( CACCC) 對社區服務。
2006 做推廣華人阿滋海默症服務工作。
2007 十月回國參加高屏地區佛教安寧講座   介紹 [如何預防老人失智症]
2008 O'Connor Hospital 完成正念減壓療法(MBSR)的師資訓練,開始在當地協助需要的人士。
2008  9月回台為臨終生命關懷協會及觀音線演講及介紹MBSR
2009  9月自美返台參與台美安寧協會第一次交流  參觀台北榮總,雙和醫院,台中榮總 和台南成大醫院的安寧作業。
2010 五月在香光尼眾學院介紹MBSR及訓練種子成員,6月在工研院演 講及介紹MB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