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點:松鶴蘭若
時 間:2012/03/24
主 題:色身好比大土堆
在釋迦佛以前,有六尊過去佛: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有一位名為Ponnhila的尊者,曾值毘婆尸佛的時代,並身為比丘,也教授比丘。
在釋迦佛時,Ponnhila也同樣地出家,並教授三藏。來到Ponnhila座下學習,並證得果位的人很多,但Ponnhila本身卻沒有修證果位,僅僅是一位凡夫。雖然他熟悉教理,並依佛陀的教導來教導學生,但因為平時他研究教理,已用去大半的時間,沒有餘暇實修。不過,他認定自己如果一旦去實修,一定很快可以證阿羅漢,他會這麼想是因為他教導的學生已經很多人證得果位了。
禪修要證得果位是須要很多條件的,定力與精進力不平衡,或信心與智慧不平衡;都是無法證果的。且沒有具禪修經驗的老師指導是不行的。
佛陀不喜歡Ponnhila只讀書不實修,所以每次見到他,都會斥責他:「Sukhi hotu tuccha Ponnhila !」意思是無用的Ponnhila,願你快樂!tuccha表示沒有用的人、沒有價值的人!
Ponnhila就想為何佛陀稱我無用的Ponnhila呢?他就省察自己的戒律,自己的戒律都清净;接着他就再省察,發現到是自己没有定力,也没有成就道、也没有成就果的證悟,所以他想世尊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稱他為無用的Ponnhila。所以他對於尚未證果而還要輪迴,產生修行的迫切感。於是,就下定决心,要成就道支和果支。
於是第二天的早晨,這位Ponnhila比丘沒有告訴任何人,就離開住處,來到了一個約120由旬的地方(約1,400多英哩)。他到了一座叢林的寺院。就在這個寺院裡,住着三十位出家眾,而這三十位出家眾全都是阿羅漢。
他首先去拜見該寺的首座比丘,請求教授毗婆舍那的方法。而這位長老比丘,他知道這位Ponnhila過去七世都曾教導人三藏,有著學者的傲慢。所以他就告訴Ponnhila說:「我没有時間教導你,你去找第二位長老比丘吧!」
於是Ponnhila就來找第二位長老比丘,向他求教,希望他指導毗婆舍那。同樣地,這第二位年長老比丘也知道Ponnhila有著很多的我慢心,於是他也告訴Ponnhila没有辦法教他,叫他去找第三位長老比丘。所以接著第三位年長的比丘也知道同樣的原因,告訴Ponnhila没有時間指導他,叫他繼續地找下一位比丘。就這樣地一個推一個,推到最後,二十九位比丘都不願意教導他,结果他被迫來到最後一位,也是最小的一位出家人面前。這最小的一位出家人,是七歲的小沙彌,他雖然是七歲的沙彌,但已證得阿羅漢。
Ponnhila比丘就來到這位七歲的阿羅漢面前,向這位七歲阿羅漢求教。此時Ponnhil已經知道了這是大眾在折服他,到了這時候,他已經沒有傲慢了,低聲下氣地請求這位沙彌。這是很不簡單的,當人們沒有傲慢的時候,每個人都很莊嚴。驕傲的時候,就很難得到毗婆舍那智。關於傲慢,就像把木板吞下的蛇般,身體無法曲縮。驕傲的人遇到聖者而不行禮,就像吞下木板的蛇一樣。
於是,Ponnhila來到沙彌面前,向他說:「你是我可以依靠的人,請好好地教導我吧!」小沙彌回答他說:「您是長輩,您是背誦三藏的人,您的知識是廣博的,而我只是位沙彌,應該我向您請教毗婆舍那如何修才對啊!」可是Ponnhila比丘很謙虛地說:「我去找了二十九位的比丘,他們都不肯,現在無論如何請你教我吧!不管你說什麼我都會去做。」這位Ponnhila比丘就這麼低聲下氣地向這位七歲的沙彌求教。
在他們談話的附近,有個大水池。於是沙彌說:「好!現在你先下去那個池裡。」
Ponnhila比丘就依循著沙彌的指示,跑到池裡,把身體浸下去。沙彌又叫他上來,他就上來了。然後再回到沙彌身邊。看到了他這麼做之後,沙彌就開始教導Ponnhila毗婆舍那。沙彌用譬喻的方法來指導Ponnhila比丘,他說:
假使有一個螞蟻的大土丘,而這個土丘裡有六個洞,裡面住著一隻大蜥蜴。有人要抓這隻大蜥蜴,因為不知道蜥蜴會從哪個洞出來,他就用竹竿去弄那個洞。你們知道要怎麼抓蜥蜴嗎?沙彌說:「你應該把五個洞封住,只留着一個洞開著,以便能够捕捉這隻蜥蜴。」[1]
同樣地,色身也具有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洞。當下沙彌就跟Ponnhila說:我們色身把五個洞封起,只打開一個洞,我們在當下生起的名色過程好好觀察。現在我們也是只打開一個所緣「腹部上下」,這樣就可以了。有時我們眼睛看到,就關起其他五個洞,只觀「看到、看到」,其他諸根也是如此。修毗婆舍那,用觀照來斷除煩惱,這是yogi的責任,才有毗婆舍那智,定力與智慧才會產生。所以小沙彌向長老說:「毗婆舍那一定要定力與智慧這樣觀。」
眼、耳、鼻、舌、身、意就叫六根門,因為它們就像大門一樣。一棟房子裡,進出的洞就是門。同樣六根是進入好、壞所緣的進出口,所以稱門。所以在日常生活所看到的、所聽到的......的所緣過程中,應好好觀照,若沒有觀照就會產生煩惱、不良善的心。所以yogi務必要觀照,看到可意、不喜歡的,在尚未生起前要觀照「看到、看到」。如果沒有觀照,當下會生起貪或瞋心。
所以為什麼觀照?是為了不產生煩惱、不良善的心,這都是毗婆舍那的污染,都是五蓋。尚未接觸毗婆舍那之前,他們在看到以前會想:「這是我看到的,這是我......」這是薩迦耶見,就會再輪迴。
身為凡夫,去想不良善的所緣,是大家喜歡的。我們的天性在看到時,就會去想:這是可愛的或是不可愛的。如此,薩迦耶見就會產生。所以yogi看到的當下,就趕快觀照,如果觀照的心遲鈍的話,中間還會插進來煩惱。有時中間看到的過程,還是會分別這是男人、女人......,還是會用薩迦耶見來執取。此時,毗婆舍那的定力會停頓或消失也是可能的。
如果生起的所緣,沒有盡快觀照,則修很久仍沒有進步也是很有可能。所以要儘快好好用功。真正想要證毗婆舍那者,在六根所生起的所緣,一一都要觀照好。若盡量守護好六根門,煩惱可以斷除。當心理想時,也要觀照「想、想」,如此可以斷除煩惱的現象。在不斷地觀照的當下會明瞭、會產生智慧,而斷苦,不再輪迴;所以佛說毗婆舍那可以斷除煩惱。所以不想輪迴,真正想要涅槃者,要好好守護六根門。這樣觀照,煩惱就無法逼迫,身心都能輕安。
如果觀照的心一點點,他的毗婆舍那智就只有一點點。如果他付出越多,則快樂就更多,最後可以獲得寧靜、最後的涅槃。
現在Ponnhila得到教導,來到一個茅蓬修毗婆舍那。他心裡想著:「我以前指導很多人得到阿羅漢,我明天一定就可以證得阿羅漢......」他一直想,但隔天並沒有證到任何果位。結果他還是在想,三十年過了,他不懈地努力,但都沒有辦法證得阿羅漢,所以就哭泣了起來。Ponnhila哭泣的同時,也傳來了另一處的哭聲。Ponnhila就問:「你為什麼哭啊?」那聲音回答:「在你修行的附近有棵樹,我是樹神。這幾年我都跟著你修行,我以為我哭泣就可以證到果位!」
Ponnhila想著,我哭泣連樹神都知道了,而感到羞愧。所以生起了迫切感,此時他的定力與精進力,智慧與信心平衡。佛陀知道了Ponnhila的情形,就同時散發光芒,給予他信心,並指導他。所生起的所緣好好觀照,智慧就會增長,如果沒有好好觀照,智慧就會損失。所以你自己想要獲得毗婆舍那智時,要好好用功!在佛的指導下,他產生一股力量,毗婆舍那智越來越有進展,就依序證果了。
我們一樣只打開一個洞,務必抓到跑出來的大蜥蜴。抓的時候要有技巧,否則還會被大蜥蜴咬。要牠的脖子,牠才不會動搖,若抓尾巴,就還可能被咬。
對照這個譬喻:
大土堆就是指色身。
六個洞是六根門。
大蜥蜴是色身裡所想的、分別的心。
要抓取大蜥蜴,就如同去觀照腹部上下的所緣。
我們已經抓到脖子,意指觀照得很清楚、恰恰好。
有時抓得不好,是說觀照的所緣沒有觀照好,還會產生不良善的心,就像蜥蜴在咬般。
(好比一座蟻丘,上面有6個洞,有一隻大蜥蜴由其中一洞進內。如想要抓他,就必須堵住其餘5個洞而挖開第6個洞,然後進洞內去捉。就像這樣,你也應在攀緣外境的6門當中,關閉其餘5門,只在意門用功)(取自《法句經》282偈註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